栈外|却是我的生命数据,慢性病患者自白:你每天打卡的健康指标

本文看点
?可穿戴技术蓬勃发展 , 该产业市值已达到240亿美元 。 现在 , 监测身体数据不再是患慢性病的人的专利 , 而是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 但是 , 可穿戴设备的广泛使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
?
健康人用的监测设备和病人用的医疗设备大有不同 , 后者需要严格缜密的流程 , 这是私人初创小企业做不到的 。 但是 , 顾客有时无法分辨两种产品 。
?
对于患者来说 , 将关乎自己生命的数据上传到云端 , 对可穿戴设备过度依赖会有不好的结果 。 设备毕竟是机器 , 不能指望它百分之百地正常工作 。
栈外|却是我的生命数据,慢性病患者自白:你每天打卡的健康指标
文章图片
原文来自FastCompany , 作者LinnieGreene
几年前的一次圣诞节 , 父亲寄给我了一个包裹 , 里面有Fitbit手环 , 还有Walmart的礼品收据 。 在父亲那个年代 , 最新的电子产品是最令人艳羡的礼物 。
不知为何 , 当时一想到要使用Fitbit , 我就耿耿于怀 。 但这些年过去了 , 我明白了父亲的一片好意 。 我14岁时患上了一型“青少年”糖尿病 , 每天要从手指抽五六次血 , 用试纸条来做检测 , 所以是否记录身体健康状况并没有太大意义 。 但我们正进入一个“优化时代” , 父亲只是想让我了解自己的身体数据 , 于是给我戴了这个丑陋的硅胶手环 。
从小到大 , 我用过各式各样的监测设备 , 这些设备愈发小巧精致 。 在过去 , 只有像我这样得了慢性病的人 , 才会出于健康需要收集自身的数据 。 而现在 , 硅谷的生物骇客、富人区的精致生活者纷纷效仿 , 乐此不疲 。
从AppleWatch到简单的计步器 , 可穿戴设备属于朝阳产业 , 市值约240亿美元 。 随着技术愈发成熟 , 医疗产业嗅到了将个人健康流水线化的生财之道 , 于是推广过去慢性病患者的方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 就像翻盖手机发展为智能手机一样 , 在过去五年中 , 可穿戴设备的准确度和衡量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 尽管有些设备夸大了自身功能 。
医疗技术产业有利可图 。 非营利研究机构RTIInternational的健康信息学家罗伯特·弗伯格说 , 其中有很多数据可供收集 , 提供给病人、商家乃至公共医疗政策制定者 。 他说 , 在健康层面 , 传感器数据有三个独特的能力: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症下药、预测未来疾病 。
于是 , 从可携带的透析机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可穿戴设备和关联App正利用人们的健康赚得盆满钵溢 。 但是 , 精确计算健康人在跑步机上燃烧的卡路里和预测癫痫发作的风险不可比拟 。 正如可穿戴设备界定健康和抱恙的标准很模糊 , 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判断某个设备是否是健身设备也云里雾里 。 严格的医疗器械审批需要复杂、昂贵的流程 , 私人技术公司没有能力也不愿意这么做 。
Fitbit和医疗运动传感设备使用的技术也许非常相似 , 但二者的传感器和算法则有着天壤之别 , 就像廉价计步器和复杂的诊断工具之间的差别一样 。
医疗保健公司Empatica的可携带设备产品Embrace2经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 , 使用需要医生处方 , 可以用来检测癫痫发作 。 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马迪奥·拉伊说:“有时 , 两个设备如果看起来相似 , 人们会认为二者完全一样 。 ”
“以Fitbit为例 , 不能因为该设备能显示睡眠时间 , 你就据此调整对方所需失眠药物的剂量 。 尽管也许能派上用场 , 但它绝不是用来做这个的 , 这和专业的医疗设备差别很大 , 后者需要花三年时间做临床试验、收集数据、提交给FDA , 整个流程非常缜密 。 质量系统需要维护 , 操作需要专业性 , 而不能像一个只有五名员工的初创公司一样 , 研发制作草草了事 , 否则产品无法用于医疗目的 。 ”
可穿戴设备的数据爆炸
就像其他经过FDA批准的医疗设备一样 , Embrace2也收集较高水平的数据 , 发送给两个关联App中的一个 。 这两个App一个给病人和看护者使用 , 一个给供应商使用 。 随着领域扩大 , 从青光眼到糖尿病再到慢性病的治疗 , 这些仪器制造商所掌握的数据也在增多 。 也许 , 掌握数据的不仅是制造商 , 还有数不尽的股东和利益相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