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已兑现,小米牵手比亚迪,造车再提速


|“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已兑现,小米牵手比亚迪,造车再提速
文章图片
|“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已兑现,小米牵手比亚迪,造车再提速
上周 , 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 , 比亚迪老板王传福的一番演讲火了 ,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 他“喊话”雷军称 , “50亿对雷总不算啥 , 1000亿也不是事 , 关键是浪费你三年时间 , 这三年时间值多少钱?”
此话一出 , 被一些媒体解读为 , 王传福是在劝雷军不要造车 , 免得浪费时间 。 3天后 , 事情反转了 , 非但不劝阻 , 还会卖力支持 。
【|“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已兑现,小米牵手比亚迪,造车再提速】6月13日 , 在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 , 王传福表示 , 此前网传比亚迪劝小米不造车是媒体误读 , 比亚迪不仅支持小米造车 , 甚至正在和小米洽谈一些汽车项目 。
箭在弦上 , 小米造车不发不行
无论怎么样 , 小米要不要造车已经不取决于它自己 , 而是只要小米还想赚钱、还想继续发展下去 , 小米就势必要造车 。
小米自2010年成立以来 , 一直以“为发烧者而生”为口号 , 其实换个解释就是小米打动市场的根本在于“薄利多销” , 也就是性价比;你会发现无论是小米旗下的哪款产品 , 它不一定是最优秀的 , 但是一定是在相同价位中性价比最高的之一 。
高配低价的产品 , 其销量绝对不会差 , 再加上相对保守的产能 , 就能保证极低的库存量 。 小米虽然牺牲了短期的盈利能力 , 但是能够换取极佳的资金流动性、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
低利润策略能够换取需求增加的确在大多数时候是真理 , 但是这真理需要一个前提 , 即该产品的市场还有巨大潜力 , 否则就算再便宜 , 一方面需求增加的天花板触手可及 , 另一方面可能进入恶性竞争阶段 。
恰恰 , 小米已经开始遭遇瓶颈了 。
对于小米来说 , 尽管小米自2018年以来一直位列世界手机出货量第四 , 甚至2020年还进入了第三 , 但实际上小米的手机业务却并不怎么赚钱 。
从去年六月底「造车 , 我们是认真的」一度被认为是小米即将官宣造车 , 后来发现原来是遥控车;接着 , 小米又先后传出与比亚迪、长城汽车的绯闻 , 但又被一一辟谣;雷军亲自带队的消息 , 之前也被小米官方否决……直到3月30日小米终于官宣造车 。
新能源汽车成新风口
根据IHS Markit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 , 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仅为45% , 而2025年该数据预计将提升到60% 。 而其中由于中国大力对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政策扶持 , 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强力重视 , 预计2025年时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 。
中国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的过程 , 且曾多次置身其中 。
一个明显的趋势:无论新能源汽车目前多么饱受争议 , 未来全面占领市场是必然的事情;无论智能汽车目前有多么“智障” , 未来成为互联网流量入口的大头也是必然的事情 。
对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而言 , 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等 , 都是他们押注的对象 。
凡是有心气儿的互联网及科技企业 , 都将涉足汽车领域 , 当作自身成长的重要沃土 。 我们更看到 , 阿里、百度、腾讯、华为等 , 都是引领杀入汽车领域的弄潮儿 。
如今 , 小米也终于确定要造车 。 这似乎在表示 , 一场乱局的走势将更为扑朔迷离 。
随着小米的入局 , 电动汽车行业的大战将迈入高潮 , 战火高燃已成既定事实 。 从目前的竞争局面来说 , 还很难说哪家企业能够真正胜出 。
但毫无疑问的是 , 中国企业将成为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的主角 。 哪怕是特斯拉 , 未来也有可能只成为配角 。
虽然如今都说“软件定义汽车”、“智能汽车就是一部手机加四个轮子” , 但事实上汽车产业链依旧是复杂且冗长的 , 更重要的是——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极高 。
小米虽然不差钱 , 但在技术和经验方面无论是与其它先行进入造车领域的互联网/科技大厂 , 或还是造车新势力甚至是传统主机厂 , 还有着较大差距 。
就当前而言 , 与主机厂进行深度合作代工同时投资自动驾驶独角兽 , 或许才是小米最为快捷的造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