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宋代转对制度:君臣沟通的桥梁,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诉求( 二 )


并且在宋代参与转对的官员并不固定在赵匡胤统治期间 , 并且在当时参与转对的主要官员的覆盖范围非常之广 , 有翰林学士及常参官等等 , 其不限官级 , 没有设置过高的上限 。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 , 宋代转对制度所设置的初衷所在——集思广益 , 转对制度的形成是让宋代的统治者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到足够的多的信息并且做出足够正确的决策 。
【历史故事】宋代转对制度:君臣沟通的桥梁,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诉求
文章图片
到了宋神宗统治期间 , 受到元丰改制的影响 , 宋朝内部的官员设置变动非常之大 , 之前对于常参官的定义也有所变化 。 古籍记载:“始诏侍从官而上 , 日朝垂拱 , 谓之常参官” 。 也就是说常参官的定义相较于之前变得更加高级了一些 。
相对应的 , 在这一时期参与转对的官员门槛提高了不少 , 其对于参加转对官员的等级和限制提高了许多 , 除却刚刚所提及的变得更加高级一些的常参官的设置便也只有卿监郎官这一类的职位的官员还能参与转对的事务中来 。
到了南宋时期 , 北宋的灭亡不仅使得后来的南宋失去了原本有的大片土地和财富 , 南宋政府的人才储备和精英也损失了大半 。 在这种情况下 , 南宋政府对于转对官员的要求限制又降低了不少 , 就连职事官这种原先并无实权的官员也能够参与到转对当中去 , 其变化不可谓不大 。
【历史故事】宋代转对制度:君臣沟通的桥梁,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诉求
文章图片
三、宋代转对制度的利弊
宋代转对制度无疑是一种有利于文官能在朝政上更好发挥的作用 , 它作为一种君臣沟通的桥梁 , 连接了统治者和士大夫文人臣子 , 它是一种政治诉求 , 也深刻的反应出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在朝政中独一无二的作用 。
但是又从反的一面来说 , 宋代转对制度的这种力求"兜底"、注重轮次、"撒胡椒粉式"的权益分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转对制度施行的过程中君臣交流的深度也影响了皇帝、权臣和官员的行为及心态 。
并且在宋代的历史之中 , 转对制度曾因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多次的改变 , 这也是由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
【历史故事】宋代转对制度:君臣沟通的桥梁,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诉求
文章图片
到了后续 , 因为政府对于参与制度官员要求限制的降低 , 官员的整体质量的下降 , 转对制度在某些时候也显得并无作用 , 无法为皇帝治国理政提供足够有用的建议和意见 。
【历史故事】宋代转对制度:君臣沟通的桥梁,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诉求】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 宋代转对制度是宋代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一种诉求 , 它深刻地影响了宋代朝政的运作 , 同样它作为一种宋代特定的社会现实和现象所反应出来的一种特殊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