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知识小百科:人体篇」自己胳肢自己为何不痒痒?

自己胳肢自己为何不痒痒?乍看这个问题,在科学上不像有啥了不起的重要性,但考虑到达尔文以来的一众科学家皆对胳肢着迷,它似乎另有深意 。
胳肢分两种,一为用羽毛或棉签等物于皮肤轻扫,那感觉恼人胜过瘙痒,所触发的并非一笑,而是突然的、甚至激烈的退缩 。其情颇似毛毛虫在皮肤上爬 。
另一种挠得重很多,会引发控制不住的大笑 。虽然人在笑,却见其挣扎、躲避,故是否享受颇可争论 。于是便引出了更深的问题:被胳肢时,人为什么笑?
知乎…… 路易斯·罗宾逊(Louis Robinson)博士在1907年撰文,题为“发痒的科学”,内称脖颈、腋窝、肋部、髋部、大腿、膝盖窝及肘窝为身体最怕痒的部位,不仅人如此,多种猿类和猴子也类似 。他讲上述部位之所以怕痒,乃因这些地方在近身肉搏时最容易被攻击,但他没解释为何脚底板如此怕痒!
【「趣味知识小百科:人体篇」自己胳肢自己为何不痒痒?】搔痒与笑话都能引人发笑,在达尔文看来二者的共同处在于都具有意外性 。胳肢自己、给自己讲笑话都不好笑,因为全无意外感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组英国研究者造出一种精巧的“搔痒箱”,以测试意外与发笑的关联 。志愿者置其足于箱内,以塑料小棍搔之 。
试验箱的关键在于搔痒棒可由受试者本人或者由旁人控制 。30名大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如何呢?当由旁人控制搔痒棒时,受试者的瘙痒感强烈得多 。当受试者被遮住双眼,以机器替代人工搔痒时,他们同样笑得很欢,说明搔痒者不是非人不可 。

「趣味知识小百科:人体篇」自己胳肢自己为何不痒痒?

文章插图
随后变换了试验形式,以一根羽毛替换了搔痒棒,如果由旁人手持羽毛,则瘙痒感至为强烈;但假使受试者自己握着羽毛而由旁人执其手控制羽毛的移动,瘙痒感大减 。这似乎再次说明,意外性决定了感觉的强弱,如果动作可预测,效果会大打折扣 。
试验进一步微调,以测试搔痒动作的时机是否重要 。受试者可以控制一部机械手给自己搔痒,若人手与机械手动作一致、没有延迟,受试者不会发笑;若二者之间有延迟,则发笑 。延迟时间越长,瘙痒的感觉越强,显然因为那更难以预测 。
另一英国团队用脑成像进一步测试搔痒 。结果显示:当人自挠时,小脑处于活跃状态 。这好理解,因为小脑处于脑后部,主管动作协调,比如人在弹钢琴或拧螺丝时都要用到小脑 。研究者认为,除了协调搔痒的动作外,它还通知了大脑的其他部分将要发生什么动作 。
不过,为什么人们常常在得知快要被胳肢时笑得特厉害呢?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们对比了两组人员的脑电图,分别是已被搔痒与将要被搔痒的人,吃惊地发现几无明显区别 。科学家视此为大脑对威胁提前做好了准备 。胳肢不是要命的威胁,有人作势要胳肢你,大不了是被胳肢 。但在许多其他场合,肢体行动往往意味着严重的威胁,大脑预见来袭可以更好防备、避免伤害 。
精神分裂患者是个有趣的例外,他们常难于辨别哪些是自己的动作,哪些是他人的 。幻听幻觉者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总仿佛听到他人的声音,或者总感到有人操控自己的生活 。对精神分裂者而言,自己搔自己同幻听一样,也可以错乱成是他人所为 。其实,不仅真正的病人如此,即使那些有精神分裂倾向的人,比如幻视、偏执、行为古怪人亦有可能 。
科学揭秘! 那些特别怕搔痒的人,往往更容易脸红、哭泣、起鸡皮疙瘩,也更容易笑 。
梦似乎也值得注意,作为纯粹的幻觉产物,它将一点点的感情涟漪幻化成多彩的幻境 。有一个实验便显示,一些受试者刚从梦中醒来后,对自己搔痒特别敏感 。可令人费解的是,这些人全部是女性,该研究中的男性都没有这种倾向 。而且此研究的样本太少,不具说服力 。
与许多科学问题相比,研究胳肢似乎颇显琐屑 。但它其实涉及了精神健康,同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能力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