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事件|大秦帝国元年: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四 )


如上记录 , 这就是秦王嬴政在“皇帝”之后提出的新的帝王名号 , 也就是后世熟知的“太上皇”称号 。
但这里的这个“太”字 , 其实是“泰” , 这一点可以参照后世出土的《里耶秦简》中记录的一条内容:“庄王为泰上皇” 。
因此“太上皇”的最初名称是“泰上皇” , 再结合之前群臣给出的结论中所谓的“泰皇最贵” 。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 , 秦始皇嬴政也并没有完全否定群臣的建议 , 而是将“泰皇”移到了他的父亲“庄襄王”那里 。
至于之后秦始皇所颁布的“除谥法” , 因为只存在于秦帝国时期 , 并没有传到后世 , 所以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 。
而秦始皇所建立的“皇帝”制度和“太上皇”制度 , 则是在之后相继传承了两千多年 , 对后世的帝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在确立了基本的帝制名号之后 , 秦始皇便又开始从宣传角度出发 , 相继施行了三项重要举措 。
第一件:推崇流传于齐国的“五德之传” , 并以“周得火德 , 秦代周德”为由 , 正式确立了秦帝国的基本方向 , 那就是“水德” 。
第二件:在“水德”基础上 , 在全国推广和“水德”有关的制度 , 其中尤其是对于衣服颜色的规定 , 必须为黑 , 也就是符合“水德”要求 。 同时还取用《易经》的“坎卦” , “坎卦”为水 , 又为数字六 , 因此秦帝国所有能够表现出的事物皆“以六为纪” , 也就是“符、法冠皆六寸 , 而舆六尺 , 六尺为步 , 乘六马 。 ”
第三件:正式修改历法 , “改年始 , 朝贺皆自十月朔” 。
这次修改历法 , 也是为了象征秦朝代替周朝 。
正如《三家注史记》中注释的:“周以建子之月为正 , 秦以建亥之月为正 , 故其年始用十月而朝贺 。 ”
这里讲的内容是 , 周朝以前是用夏历的十一月 , 也就是“建子之月”作为一年之始 。 而秦帝国为了做出区别 , 便改正朔为“建亥之月” , 也就是以十月作为一年之始 。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 秦帝国元年其实只有十一个月 , 当然这是建立在秦国之前用的是周历的基础上 。 因为周礼以十月为岁末 , 十一月为岁首 , 而秦国如今改为了十月为岁首 , 因此就比过去要早一个月进入新年 。
以上内容 , 都能说明秦王嬴政是想要全面打造这个崭新的帝国 。 故而在讨论完基本的名号制度后 , 便就轮到帝国的根本制度 , 也就是帝国的基本行政体制 。
而针对帝国基本行政体制的讨论 , 自然又会是一场激烈的争论 。
历史上的大事件|大秦帝国元年: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文章图片
正如史书中的记载: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 , 燕、齐、荆地远 , 不为置王 , 毋以填之 。 请立诸子 , 唯上幸许 。 ”《秦始皇本纪》
当时秦政权的丞相王绾便作为诸臣代表提出了他的建议 , 那就是考虑到秦帝国国土广袤的问题 , 尤其是很多边远地区如果不派遣诸侯王去镇守就很难稳定下来 , 所以希望始皇能够分封诸皇子为王来镇守各地 。
应该说 , 王绾的建议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 甚至如果以上帝视角来看的话 , 那么毫无疑问王绾等人的观点才是最正确的 。
虽然目前史书中对于秦丞相王绾的记录非常少 ,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 那就是王绾为丞相的几年里恰恰是秦帝国一统天下的关键时期 。 而秦帝国时期的始皇虽然权力很大 , 但丞相王绾依然是绕不过去的二号人物 。
另外再从两年后始皇在琅邪立石颂功的记载中也能看到 , 当时尽管已经有了另外一位丞相隗林 , 可王绾也依然还是丞相 , 并且列于廷尉李斯之前 。
所以说 , 丞相王绾的建议并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 , 事实上他的观点背后也代表了秦廷内部很多人的观点 。 并且包括之后博士淳于越再次提出分封之策 , 本质上也还是这场御前会议中丞相王绾分封观点的补充 。
然后再看这场御前会议中的另外一个观点 , 也就是廷尉李斯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