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时空|为何这个县的县志记载错了500多年?和隋朝初年的这件大事有关( 三 )


大运河时空|为何这个县的县志记载错了500多年?和隋朝初年的这件大事有关
文章图片
隋朝一统图
隋朝兵部尚书杨尚希上奏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 或地无百里 , 数县并置 , 或户不满千 , 二郡分领 。 具僚以众 , 资费日多 , 吏卒人倍 , 租调岁减 。 清干良才 , 百分无一 , 动须数万 , 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 , 十羊九牧 。 ”简单说就是郡县几倍于古时 , 官员众多但有才干者极少 , 民少而官多 , 就好像放牧十只羊却用九只牧羊犬一样 。 因此 , 隋朝的两个皇帝都要进行减并州县 , 以馆陶县为治所的毛州、阳平郡先后被撤销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州郡县繁多的情况是如何造成的?
一是统治者虚张声势 。 在一般情况下州郡多则土地广、国力强、人口多 , 这在国家统一的时期当然如此 , 但是在南北朝时期 , 本来国家已经分成南北两部分 , 在北方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又比较多、更替也比较频繁 , 每个政权所占据的地盘都不算大 , 如果想以国内拥有的人口来彰显实力 , 只能滥置州郡 , 州郡多了说明人口也多 , 以此来虚张声势 , 恐吓敌国 。 此外也以示管辖有数州 , 为统治者在政治上称王称帝“务广虚名” , 虚造声势 。 比如南燕号称自己“据五州之强 , 带山河之固” , 其实其占据之地仅仅相当于西晋的青州及附近几郡 , 它在领土内侨置青、徐、幽、兖等州的目的就是显示疆土广大 。
大运河时空|为何这个县的县志记载错了500多年?和隋朝初年的这件大事有关
文章图片
南燕的五州之固
二是封官许愿的需要 。 乱世出枭雄 , 当时在游牧民族占据主要地位的中原地区更是这样 , 稍微有些实力、有一点野心的民族和豪强都要招兵买马 , 扼险地要地而割据 , 企图成就一番“霸业” , 这些割据的军阀、部族、豪强成为最终统治者许以州郡高官招揽 , 有些政权在征讨某州前 , 先任命将领为该州刺史 , 但实却未占领 。 另外还有一些边境上的城镇 , 虽然管理民众不多 , 但看中将帅所率领的军队 , 也建为郡 , 有时候一人可能就是领二三郡的太守 。 再加上有实力的割据势力还自立州郡 , “是使豪家大族 , 鸠率乡部 , 托迹勤王 , 规自署置 。 或外家公主 , 女谒内成 , 昧利纳财 , 启立州郡”就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
大运河时空|为何这个县的县志记载错了500多年?和隋朝初年的这件大事有关
文章图片
南朝齐的侨置州郡县
三是侨置州郡造成的 。 西晋永嘉之乱所造成移民“衣冠南渡”之后 , 为了显示时刻不忘故土、恢复中原的决心 , 采取了侨州郡县的方法 , 就是移民来自于北方哪个州郡县 , 就在南方择地设置某州郡县 。 以此为开端 , 此后不仅仅是东晋 , 连宋、齐、梁、陈以及北方中原各国家都学会了侨置州郡县 。 移民到哪就在哪侨置之前的州郡县 , 后来发展到了即便是自己没有占据的地方 , 也在本辖区内侨置 。 还是慕容氏所建的后燕 , 其强盛之时拥有冀州、并州和青州部分 , 后来被北魏所破 , 只能迁到龙城(今辽宁朝阳) , 其幽州以南之地均被北魏占领 , 即使是这样 , 在其占据之地仍侨置冀、并、青州 。
大运河时空|为何这个县的县志记载错了500多年?和隋朝初年的这件大事有关
文章图片
北燕有青、冀、并、幽等州
正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各国设州、郡、县的乱象 , 虽然在北齐有限的几个国家认识到了州郡县繁多的弊端 , 也着手进行合并州郡县 , 但由于时局多变结果不并太好 。 隋朝统一了全国 , 就给大规模并省州县奠定了基础 。
隋朝合并、调整行政区的效果及意义
隋朝虽然存续时间并不长 , 但它在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却是成绩斐然 , 影响深远 , 在现实意义上可以说不亚于从秦朝开始实行的郡县制 , 总结了秦汉以后行政体制运行情况 , 存良除弊 , 省并了不必要的州县 , 使郡县制更趋合理 , 运行更为良好 。 正是因为这样 , 《隋书·高祖纪》记载隋朝初年的景象:“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 。 二十年间 , 天下无事 , 区宇之内晏如也 。 ”这一结果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说明是因为隋朝行政区域改革造成的 , 但是如果在层级繁多、冗员严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 , 做到“法令行 , 君子咸乐其生 , 小人各安其业”是不可能的 , 并且隋朝也没有因为大规模进行政区改革和精减官员而导致社会动乱、影响经济发展 , 反而出现了“朝野欢娱”、“区内晏如”的兴盛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