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灵了。”“竹子上还能弄得这么漂亮。”“精细活,要一定的功力才能做出来。”万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留青竹刻展区内展出着雕刻着山水风景、诗词歌赋的竹板,前来参观的居民透过玻璃细细品味,“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你看多漂亮,要好好保护和传承。”居民李先生对身旁的儿子说。
文章插图
居民参观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脉如流,绵延不绝。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提升非遗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万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展出了非遗文化留青竹刻相关作品。
留青竹刻又称平雕,皮雕等,是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图案对象,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让整个雕刻图形产生图底变化的竹刻艺术。
文章插图
陈华作品
【 记忆|小小竹板刻深情,普陀这里传“技艺”也传“记忆”】建党百年之际,一段段值得纪念的红色记忆也被作者刻画在竹子上。“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誓起到处皆闻殷殷雷。”居民张阿姨轻轻念出竹板左上角刻着字,“这是董必武题嘉兴南湖烟雨楼的诗句。”“右边也有,右上角刻着‘南湖,建党一百周年纪念’。”居民吕阿姨指着作品说,“红船,这个船是象征革命起航的南湖红船,刻画得真好,窗户围栏和船桨都栩栩如生。”居民们驻足围观,细细讨论着。
别看这小小的一幅作品,它可是花费了作者陈华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以前从事印章雕刻相关工作,机缘巧合下接触到留青竹刻,我感觉很有意思,自己先钻研,后来跟着大师们学习,一步步慢慢做出一些作品。”本次展出竹刻作品都是由万里居民陈华创作,陈华10年前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秉言,醉心于留青竹刻的技艺研发,“以刀代笔”创作出不少佳作。“做出来的作品能被大家认可我很高兴,非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物质本身,更在于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大家了解、记住、传承我们这门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和记忆。”
陈华的作品也吸引到了“传承人”,一年前,万里社区创新屋手工老师程周与他很是投缘,程周“拜师学艺”,利用在手工上的悟性,转攻留青竹刻,虽时间不长,却已有不俗的成就。“我跟师傅当初一样,接触到留青竹刻就感兴趣,越做越有滋味。”这个有些腼腆的年轻人谈到竹刻脸上挂满了笑容。“程周确实跟我当初入门时候的经历很像,年轻人愿意钻研,能传承这门文化我真的很开心,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陈华笑着说,“随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倍速生长,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强势回归,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被聚焦,期待更多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创作。”
文章插图
展出现场
非遗的兴起与普及,使得这些宝贵的民间记忆和技艺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本次留青竹刻展将持续至6月20日,感兴趣的居民可以前往万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参观。
端午节也即将到来,而佩戴装有艾蒲的香囊,提神醒脑、驱瘟防虫是端午习俗,万里街道将结合端午习俗和传承香囊制作相关非遗文化组织活动。
采访人员:葛一瑾
编辑:吴兴婷
- 章 华:用现代雕塑凝固冰雪运动的精彩|对话名家 | 童年记忆
- 平和如花专栏:记忆深处的二月二|青未了 | 菏泽市
- 芝罘|青未了|芝罘记忆
- 记忆|传统节日生活与文化记忆
- 梅盛|记忆“我是几姑妈?”
- 彭健|西北“老男孩”酷爱东北“单腿驴” 自制冰上玩具重温童年记忆
- 体验馆|“我是小小公益合伙人”主题活动在安利大连体验馆成功举办
- 识字|青未了/记忆中的味道,甜甜糯糯瓜干饭
- 大花|大花的早餐店(小小说)
- 记忆|关于奥运的三万多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