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解决北宋朝廷所存在的冗官问题

“国士遇我 , 则国士报之”这一准则里面既涵盖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 又表达出了对知己的至诚心意 。 黄庶少年时期便“忠臣义士 , 奇功大节”钦佩不已 , “常恨身不出于其时 , 不得与古人上下其事” , 并且以此自勉 , “以为苟朝得位 , 夕必行之 , 当使后之人望乎己 , 若今之慕乎古也” 。 然而二十五岁登第以来 , “历佐一府三州 , 皆为从事” , “大抵止于簿书狱讼而已” , 黄庶以为自己“素餐昭昭” , 无一“可以效于君、可以补于国、可以资于民” 。
而文彦博的出现对黄庶而言至关重要 , 不仅带给了他仕途上的转机 , 更让让他遇到了一生知己 。 黄庶被举荐摄知康州后 , 在本应写给当路转运使的《谢举官启》一文中 , 黄庶直白地表露了对文彦博的感激之情 , “盖伏遇某官 , 开发材蕴 , 上应倚任 , 既富于国 , 又欲尽人 。
【历史故事】解决北宋朝廷所存在的冗官问题
文章图片
先劝后惩 , 猥于愚鄙 。 以安能者 , 以激慢懦 , 深意厚德 , 其于在此 , 敢不仰止” 。 为了报答文彦博的知遇之恩 , 黄庶上任之后 , 尽心尽责地处理康州叛乱遗留下的繁重政务 , 积劳成疾而不幸殒命 , 对于文彦博的“国士遇之” , 黄庶也做到了“国士报之” 。
忧愁国事
儒者自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何况黄庶少年时期便胸怀大志 , 立志有所作为 , “可以效于君、可以补于国、可以资于民” , 虽然官职低微 , 日常公务“大抵止于薄书狱讼而已” , 其忠君报国之心却不减当年 , “如某自顾何所可 , 若前世之所以安危存亡 , 与今之得失 , 未尝不留于心” , 最后忧勤陨寿、卒于任所 , 也算全其一片赤诚之心 。
对宋代谏官三个方面的批评 。 第一 , 宋代谏官言不符实 。 当今谏官上书言事 , 动辄便说 , “我必自纳于不测之诛 , 刀锯鼎镬无所惧” 。 古代君子劝谏君主 , 君主震怒之下常常施以烹戮之刑 , 故而君子奋不顾身 , 欲救民于水火之间 , 虽万死而无惧 。
【历史故事】解决北宋朝廷所存在的冗官问题
文章图片
然而宋代已无此等酷刑 , 大臣上书言事 , 追究起来不过降级一等 , 或者出为散官 , 这样的情况下十之八九的言官尚且贪恋功名 , 不肯仗义执言 , “我必自纳于不测之诛 , 刀锯鼎镬无所惧”的言论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
第二 , 宋代谏官懈怠而不称职 。 “宋起且百年 , 自国初至今 , 为谏者 , 名声卓卓可倒指者盖有数 。 其避就上下忌讳 , 言一两事塞人责 , 而卒无闻者 , 固不少也 。 ”言官中 , 仗义执言而受人敬仰者少 , 怠慢公务而默默无闻者多 。
究其缘由 , 言官中 , 不恋权位、坚守正义的人少 , 而贪恋功名、是非不分的人多 。 第三 , 宋代谏官职业道德低下 。 “常闻时之论谏官 , 患在天下纲纪 , 大体利害 , 口未及一事 , 而专以摭人短长亵私为故 , 以此讥其苛细不知务 。 ”
【历史故事】解决北宋朝廷所存在的冗官问题
文章图片
谏官上书言事不谈及攸关天下苍生的国计民生 , 而仅仅只是说人是非 , 曝人隐私 , 难怪天下人讥讽言官不务正业、道德败坏 。 对宋代郡学和科举取士的反思 。 黄庶在《复维识院记》一文中 , 记叙了维识院两次被毁以及两次被修复的事件 , 并以此反衬宋代郡学废而难返 。
黄庶以为 , 维识院两度被毁 , 却总有虔诚的佛徒 , 或出资 , 或出力 , 使得维识院能在数年之内被修复 。 相较而言 , “国家尝诏四方 , 郡无大小 , 皆立学 , 本古庠序之法 , 以为教 , 甫一年 , 学不幸而废 , 天下士反无一言复之者 。 ”文中所说诏令 , 是宋仁宗庆历四年所下的诏书 , 其诏曰:“其令州若县皆立学 , 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 , 员不足 , 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 。 ”
全国各郡兴建学校
国家下诏责令全国各郡兴建学校以发展儒学 , 《宋史·选举志》称“由是州郡奉诏兴学 , 而士有所劝矣” , 然而这不过是官方记载 , 黄庶此时身处长安 , 亲眼所见 , 下诏仅一年 , 当地郡学被废 , 儒学之士竟无人重修学校 , 儒者此举 , 黄庶心灰意冷 , 发出“是儒果出佛下甚远”的感叹 。
【历史故事】解决北宋朝廷所存在的冗官问题
文章图片
除了对宋代郡学的反思之外 , 黄庶在《上杨舍人书》一文中则对宋代科举进行了反思 , “某常观于渔 , 大其网 , 绝一渊而趋之 , 举以罾其得者 , 或百若干数 , 善鱼常少 , 而恶鱼常多 。 渔之人其意始莫不欲尽得善鱼 , 卒然恶鱼并 , 而又加多焉 , 盖其势然也 。 今之取进士大类此 , 亦其势不得不尔也 。 ”黄庶以用网捕鱼类比科举取士 , 认为虽然国家的本意是网罗人才 , 然而时势弄人 , 网罗之人 , 虽有才干之士 , 但浅薄无能之人亦不在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