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中国古代学子在哪里“高考”?

贡院是科举时代考试士子的场所 , 即开科取士的地方 。 明清时期 , 全国会试和顺天府乡试都在北京举行 , 北京贡院功能不断完善 , 开考规模居全国之首 。
因陋就简引发火灾
【爱历史】中国古代学子在哪里“高考”?】明代全国共设15个贡院 。 据明末清初《朱舜水集·答源光国问十一条》中记载:“(明制)分天下为十五国 , 南、北两京为天子京畿 , 故不言省 。 而十三省乃中书省之分署 , 故曰省 。 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云南、贵州为十三省 , 合南、北二京 , 为十五国 。 三年一大比……大集举子于省会 。 ”明代的这一规制 , 为明清两代乡试提供了制度和考场基础 , 此后几百年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 成为“永制” 。 这15个贡院分散于各省省会 , 成为各地士子参加乡试的场所 , 故而又称为“乡闱” 。
北京贡院最早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 , 是在元代礼部衙门旧址上修建而成的 。 整个建筑群大门五楹 , 往里有二门五楹 。 明初 , 因为当时正在进行京城的城垣和皇宫建设 , 财力物力捉襟见肘 , 所以贡院的建设因陋就简 , 用木板和苇席等廉价材料搭盖成考棚 , 四周用荆棘围成外墙 。 前来北京参加考试的举子逐年增加 , 简陋的贡院显得拥挤不堪 , 北京贡院只得不断扩建 。
考棚号房既是考生考试的地方 , 又是考生吃住的场所 。 考棚纵横排列 , 留出号巷通道 , 号房门口设有号灯和水缸 , 供考生夜间行路和饮水之用 。 这种简单的建筑很不安全 , 考生用炭火做饭取暖 , 用蜡烛照明 , 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 。 虽然贡院内安放了不少大缸盛水以备救火 , 但杯水车薪 , 贡院内火灾屡有发生 。 明正统三年(1438年)秋闱 , 第一天开考就着起了大火 。 天顺七年(1463年)春闱 , 也是第一天的夜里 , 发生了一起最为严重的火灾 , 竟然烧死了90多个考生 。 贡院屡屡失火 , 大学士张居正建议重建 , 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 于正德六年(1511年)在贡院旧址上拓宽改建 , 改为砖瓦建筑 , 防火性能得到了加强 。
万历二年(1574年) , 北京贡院再次扩建改造 , 考棚增加到了1.3万间 。 同时外建高墙 , 四周各建角楼用以监考瞭望 , 正门分左、中、右三路 , 各立牌坊三座 , 左面牌坊题为“虞门” , 右面牌坊题为“周俊” , 中间牌坊题为“天下文明” 。 牌坊后为贡院两座正门 , 每座大门两侧都配有小厅 。
【爱历史】中国古代学子在哪里“高考”?
文章图片
▲考棚旁配备水缸(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据《北京日报》)
明经取士为国求贤
清代时 , 北京贡院又得到了改扩建 。 这次维修 , 贡院增建南围墙两个砖门 , 扩充了大门、二门等建筑 。 到了光绪年间 , 由于考生太多 , 北京贡院已显得格外拥挤 , 于是再次扩建 , 最终考棚数量达到1.5万间 。
经过多次改扩建 , 清代北京贡院整体更为壮观 , 院墙十分高大 , 贡院正南大门五楹 , 正中悬挂黑字匾额“贡院” , 大门前三座牌坊分别更名为:东“明经取士”坊 , 西“为国求贤”坊 , 中间“天开文运”坊 。 贡院四周增建一道围墙 , 将原来的贡院全部包围在内 , 并在东西南北各开一门 , 称作“砖门” 。 东西砖门内分别增建点名厅、守备厅、监视厅等建筑 。 其它建筑还有公堂 , 考试官、御史等官员的居室及印刷刻字、誊录、受卷、弥封等用途的处所 。 院内四角还有瞭望楼 , 用于监督贡院内外 , 避免作弊 。
清初大体沿用明朝的体制不变 , 府州县设试舍 , 京师及各省城则设贡院 , 按旧制依然分为15个贡院 。 到清雍正二年(1724年) , 因洞庭水患又增设了湖南贡院:“雍正元年谕 , 湖南士子赴湖北乡试 , 必经由洞庭湖 , 湖水浩瀚无涯 , 波涛不测 , 六七月间风浪尤险 , 间有覆溺之患 。 朕甚为恻然 , 或至士子畏避险远 , 裹足不前 , 又非朕广育人才之意 , 今欲于湖南地方建立试院 , 每科另简考官 , 俾士子就近入场 , 永无阻隔之虞 。 ”至此 , 清代就有了16个贡院 。
为了避免留驻京师的人员长途跋涉回本省考试 , 朝廷特允许各省的考生都可在京师参加考试 。 北京贡院既是顺天府的乡试考场 , 也是全国会试的场地 , 因此房屋很多 , 规模极大 。
【爱历史】中国古代学子在哪里“高考”?
文章图片
▲英国摄影师托马斯·查尔德拍摄的北京贡院远景(18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