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随着时代以及科技的发展 , 中国人在购物时的支付方式一直都在改变 , 从最开始用贝壳进行交易 , 到之后研究出了铜钱、碎银、整银、黄金等支付方式 。
一直到现在我们开始使用电子支付的方式 , 非常的方便 , 而且也有更高的安全性 , 毕竟钱已经不是物理状态了 。 最开始的时候 , 我们祖先的交易方式还都是以铜钱金银为主 , 平时购物倒还好 , 但要是进行大量的交易 , 那就非常的麻烦 。
直到北宋时期 , 银票才开始流通 ,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 , 银票本身其实也就是一张纸而已 , 为何没人敢造假?看到上面写的字你就明白了 。
文章图片
银票对比当年支付方式的优点
银票相当于如今的支票或者存折 , 拿相应的钱财去银票的铺户去兑换等额的银票 , 也就是充当了一个银行的作用 。 银票的存在不光光是为了方便 , 与此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安全问题 。
就比如说你是一个纺织业的老板 , 准备和你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易 , 哪怕是五百两的白银也有30多斤重 , 古代大型的商务交易有的时候涉及到上千两 , 那都是好几箱子抬着出去的 。
而当时治安并不好的地方而言 , 几千两白银在很多江湖匪徒眼里那都是香饽饽 , 成功打劫一次 , 这辈子分分钟就翻身了 。 银票就不一样了 , 往衣服内兜一藏 , 只要自己不拿出来 , 谁都看不见 , 只要向商铺缴纳对等比例的管理费用 , 就能够完成便捷的操作 。
文章图片
对于很多大户人家而言 , 想要出去豪掷千金购物的时候 , 不用带一堆银子了 , 消费打赏直接给银票 , 看上去更有格调 , 还方便了自己 。 当然安全方面除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之外 , 还有一个储存安全的问题 , 这就要说到当时银票铺户的高明之处了!
银票铺户的正规化道路
在北宋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后 , 银票铺户这个产业在四川第一次出现 , 只要你把钱给我保存 , 我就给你一个等额的银票 , 只需要支付并不高额的手续费 , 我们这里带你保存 。
之后你做生意把银票给谁了 , 谁来我这里把银票给我 , 我就能给到现金 , 或者获得银票的人 , 可以继续用银票进行交易 。 最早期的银票铺户因为做生意极为诚信 , 从来没有业务上发生过纰漏 , 深得富人信任 。
文章图片
但是这个行业做红火之后 , 有的人就动了歪心思 , 建立一个铺户 , 做成了生意之后直接卷钱跑路 , 这个道理和皮包公司差不多 。 拿到甲方的款项之后直接消失 , 就留下一个铺户的空壳子 , 没有人经营 , 甲方叫天天不应 , 叫地地不灵 。
本身这个银票铺户的存在 , 是极为有意义的 , 但是因为这些奸商的存在 , 把整个行业的名声搞臭了 。 好在景德年间有一位名叫张泳的益州知州站了出来 , 对这个行业进行了整治 。
【【历史故事】古代银票不过一张纸,为啥没人敢造假?看到上面写的字你就明白了】整治方法非常直接 , 银票铺户只保留16个业务能力最强 , 诚信度最好的人分部在全国进行经营 , 其他的人私立铺户 , 那就要处以重罪 。 有了官方的保护 , 那些狡诈之徒也不敢再出来作案 , 在整治提案出来之后不久 , 那些奸商私立的银票铺户也就消失了 。
文章图片
那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 , 银票说得简单一点 , 也就是一张纸而已 , 是否能够造假呢?
银票为何没人能造假
虽然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能够看到有些狡诈之徒会对银票进行造假 , 但这在古代其实是很难做到的 , 也是几乎没有发生过的情况 。 我们换个角度去想 , 当时银票铺户的建立者们 , 本身思维就是非常超前的 , 狡诈之徒能够想到的 , 他们会想不到嘛?
第一点 , 北宋制作银票的纸张并不是普通的纸张 , 而是“楮皮”川纸 , 这个自从银票铺户整治工作开始之后 , 在民间是没有办法买到的 。 包括之后明朝和清朝所使用的银票铺户的纸张也是一样 , 都是由官家直接进行管控的 。
文章图片
你想要造假?那就必须买这些纸 , 买不到就无法造假 。 就算是通过走后门拿到了这些特殊的纸张 , 头疼的问题还在后面 , 也就是第二点——防伪标志 。
- 【爱历史】北宋联金灭辽导致灭亡,为何南宋不吸取教训,执意联蒙灭金呢?
- 【游戏世界】这七款游戏让人心生疑惑,它们真的如传言那般一无是处么?
- 【游戏迷】《海贼王时光旅诗》新宣传片公布包含部分实机画面
- 【游戏世界】原神:2.7全角色强度评级,夜兰冲到ss级,神里绫华,甘雨被下调
- 【时尚一点】到了夏季才发现,出门穿裙子居然有这么多讲究,难得一见的惊艳
- 【时尚一点】这才是适合“打工人”的夏季穿搭:看着简单却很精致,耐看又高级
- 【时尚一点】又找到一组好看的职场穿搭!上班穿出简约知性范,超级显气质
- 【爱历史】朱元璋死后给朱允炆留了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朱允炆为何不用?
- 【游戏迷】光遇:国际服6月开启彩虹日,国服什么时候上线?有可能11月
- 【历史故事】梦华录台词“以色事人”惹争议,咱就是说,宋代官伎并非卖艺不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