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端午节的脚步日益临近。6月9日上午,在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外籍人士端午节民俗体验活动正在开展,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德国、韩国、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位外籍人士一起做虎头帽、裹粽子、看皮影戏,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德国人Simon今年33岁,在海宁待了6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裹粽子,虽然这对我来说有点难度,但是我还是非常享受。”有此同感的不仅是Simon,在场诸多外国友人也是如此感受。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左一:Simon
尽管在海宁待了一段时间了,但由于工作和学习繁忙,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深入接触。为了让工作、学习、生活在海宁的外籍人士更好地了解海宁、走进海宁、融入海宁,海宁市友协、海宁市外办、海宁市文旅体局联合推出“我与海宁”主题系列活动之外籍人士民俗体验——遗韵焕彩、走进端午相关活动,希望搭建一个平台,让外籍人士与海宁的心贴得更近、更紧。
做一顶妙趣横生的虎头帽
在海宁,人们庆祝端午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当天,老外们集体做了虎头帽,提前感受了端午节的“海宁味”。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在海宁市采遗书院,一群老外对着针线发起了愁。当天上午,他们要练习穿针引线,做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虎头帽。这项民间传统手艺可难倒了不少人。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来自意大利的Cristoforo是浙大国际校区的一名助理教授,他是第一次做虎头帽。费了好大劲儿,他才将针钉进了虎头帽里,“这个帽子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真的是个帽子吗?”在穿针引线的过程,他还时不时跟边上的师傅请教。
“我觉得这也可以是个面具,你看,我这样戴上去,它不就是一个面具了吗?”他俏皮地跟周边人展示。当采访人员问及这个手工活难不难时,他笑着回答:“这并不十分难,孰能生巧,我们需要的就是不断练习。”
终于,在Cristoforo的努力下,一顶生动有趣的虎头帽就做好了。他迫不及待将它戴在了头上,展示给同伴看。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乌克兰人Dmytro和妻子Iryna一起做了顶虎头帽。“太神奇了,我们刚开始完全不会做,多亏了老师给我们手把手教习,最后做出来的这顶帽子非常可爱。我们以前从未见过。”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和Dmytro一样,身边的小伙伴在学习了穿针引线后,也很快上手了。在练习和训练后,一个个生气勃勃的虎头帽就做好了。金黄色的寿桃鼻、黑洞洞的老虎眼、粉嘟嘟的莲花脸……让外国友人爱不释手。不少人都跟Cristoforo一样,直接戴在了头上。
裹几个诱人好吃的粽子
在做完了可爱的虎头帽后,大家还亲手制作了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粽子。外国友人们纷纷秀出手上功夫,“比拼”裹粽子的技艺。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Wilson是华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产品开发经理,来自菲律宾,在海宁已经待了15年了,中文非常流利。虽然经常吃粽子,但他从没有尝试自己做粽子。
“第一次做这道美食,刚开始有点难,那个叶子拿太小了,米饭放得太多了,导致最后粽子裹不起来。”Wilson羞涩地说,“但这个蛮有意思的,我裹了两三个,现在已经找到手感了。这次裹的,我也要拿回家煮来吃,味道肯定很棒。”
来自芬兰的Mikael告诉采访人员,这次裹粽子对他来说,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我以前吃过粽子,但是我从来没有试过自己制作,我在海宁待了3年,这还是第一次裹粽子。”
在老师的指点下,Mikael的粽子裹得渐入佳境。一个个小巧玲珑、不甚规整的粽子在他手中新鲜出炉。“我非常享受这个做的过程,虽然它非常难,但多做几次就行。”
虎头帽|做虎头帽、裹粽子…南关厢里真热闹!40多位外国人体验“中国风”
文章插图
另一边,Dmytro的粽子裹的却陷入了“僵局”。“我没有做过粽子,做的第一个粽子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所以我需要再尝试着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