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文史|只不过是“催化剂”而已,“汉中对”不如“隆中对”?韩信的理论
汉元年 , 韩信在汉中被拜为大将 , 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
在此之前 , 他既不受重用 , 也无甚功绩 , 但自登坛荣升大将之后 , 却一跃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 并自此逐步实践他内心“裂土封王”的终极理想 。
史书的记载里 , 没有提到韩信在此之前有什么朋友 , 他的建言似乎也没有得到什么肯定 , 但从此刻开始 , 他就十分突兀地变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
甫拜完大将 , 刘邦便马上迫不及待地出了一道考题:“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看来 , 刘邦想试试韩信是否果真如萧何所言 , 不是一般“诸将易得”的勇将 , 而是通晓局势、精熟谋略的智慧将领 。
而韩信 , 也立即滔滔不绝地发表了一席对当前局势的分析 , 这便是著名的“汉中对” 。
文章图片
韩信剧照
韩信为什么要提出“汉中对”?
“汉中对”的目的 , 不仅是为了取得汉王的信任 , 同时也是身为大将的韩信在为自己的前途打“如意算盘” 。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 , 汉王刘邦入蜀 , 稍显狼狈 , 他手中只有3万兵马 。 虽然他拥有一批忠心的谋士将领 , 但早已人心浮动 , 许多将士不愿长期留在偏远的汉中巴蜀地区 , 而选择逃亡 。
再加上 , 章邯等人固守关中一带 , 唯一出入汉中的栈道 , 又依张良之言而烧绝……
刘邦即使还有雄心壮志 , 面对如此困厄的环境 , 也真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
况且 , 号令天下的项羽 , 兵多将广 , 领土辽阔 , 又有许多臣属势力呼应着 , 与之相比 , 刘邦的实力远远不如 。
但 , 如果刘邦甘愿在巴蜀汉中当个小王 , 终老以死 , 那韩信这个大将 , 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
文章图片
韩信剧照
对韩信来说 , 唯有鼓励刘邦积极改变现状 , 唤起刘邦争天下的野心 , 才能打造出发挥自己长才的舞台 , 进而达成“晋身王侯”的梦想 。
于是 , 韩信利用这个时机 , 提出了所谓的“汉中对” 。
“汉中对”与“隆中对”比 , 如何?
韩信的“汉中对” , 当然有其历史意义 。
【玲珑文史|只不过是“催化剂”而已,“汉中对”不如“隆中对”?韩信的理论】但是 , 若将之媲美三国时代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 , 便有些过誉了 。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 , 刘备虽然有强烈的企图心要恢复汉室 , 可是却连个根据地都没有 。
但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局势 , 让他了解对曹操“不可与争锋” , 对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 , 并规划谋取益、荆两州以为根据 , 最后才能站稳基础 , 而三分天下 。
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一番提点 , 刘备恐怕已在诸侯割据攻讦中早早丧亡 , 也未必能谋得基本地盘 。
文章图片
诸葛亮剧照
那么 , 韩信为刘邦所分析的“汉中对”呢?
没有韩信 , 最差的情况下 , 刘邦至少还是个汉王 , 汉中至少还是个沃野千里的地方 。 如果真要争天下 , 一样得先谋取关中 , 否则 , 另一条出路从长江上游顺水而下 , 绝非理想的战略途径 。
换句话说 , 没有韩信 , 这些战略应该也没有多大改变 。
然而 , 后来“汉中对”所言的谋划 , 之所以达到很好的成果 , 只能说韩信对刘邦的“正面激励”是相当成功的——韩信顶多分析了一些事理 , 让刘邦明白“成事不难”、“事在人为”的道理罢了 。
“汉中对”中提到的战略部署 , 也仅仅是“东出定三秦”而已 , 接下来要如何行动、战场如何布局 , 却并没有进一步说明 。
所以 , 玲珑才认为 , 所谓的“汉中对” , 其战略思想与战术方针的重要性 , 应该不能和后来的“隆中对”等同视之 。
- 立星文史|叫做“玉女登梯”,女人见了却吓得发抖,武则天发明的残忍刑罚
- 玄坤文史|是否为胤禛提前做过部署,《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传位胤禛
- 睡前文史|曹操和孙权身上发生的这些谜团,你们知道原因吗?,解密三国
- 摄诗文史版|为什么曹操创建的曹魏被司马懿取而代之?
- 摄诗文史版|会被司马懿取而代之,其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曹操创建的曹魏
- 文史密谈|中国历史上科技辉煌的宋朝:三大发明影响世界
- 文史回忆录|是满文还是汉文?看康熙跟雍正的朱批就知道了,清朝官方主流
- 玲珑文史|曾发生4场战役,出现3种全新的战斗模式,春秋5位霸主诞生前
- 吃羊文史|波斯进贡给清朝的“螺子黛”是什么?,《甄嬛传》中
- 牧童文史|为何最终被活活饿死?专家:你看看汉景帝,汉文帝将他视为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