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拿破仑是拿着破轮子?清代考场上的大笑话,其实是时代隐痛( 二 )


【爱历史】拿破仑是拿着破轮子?清代考场上的大笑话,其实是时代隐痛
文章图片
【爱历史】拿破仑是拿着破轮子?清代考场上的大笑话,其实是时代隐痛】二、天大的笑话
在1901年科举改革之前 , 除了少部分有志于西学的读书人以外 , 绝大部分读书人都对西学极为陌生 。 在突如其来的科举改革面前 , 他们变得惊慌失措 , 以至于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
首先要说的是 , 印象中科举考试极为严格 , 为保障考试公平公正 , 实行“搜检”“锁院”“誊录”制度 , 但是到了晚清 , 这些制度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 例如 , 以前是不允许携带相关书籍进入考院的 , 但到了晚清 , 这一制度遭到彻底的破坏 。 吕海寰在同治三年第一次参加乡试时 , 以为考场规矩甚严 , 因此不敢带片纸进入考场 , 结果一场考试下来他才明白 , 这些规矩全都是“具文” , 之后的考试他就将书籍顺利带进了考场 。
【爱历史】拿破仑是拿着破轮子?清代考场上的大笑话,其实是时代隐痛
文章图片
科举改革之后 , 首场的中国史事与西学内容纷繁复杂 , 士子们难以掌握 , 因此极度依赖当时出版市场上的各种史学、西学书籍 , 考试时夹带书籍几乎成了惯例 , 大家都心照不宣 。 但是就算是夹带书籍进考场 , 对西学知识极度陌生的士子们 , 还是笑料百出 。
《选报》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件事 , 一个士子在自己所携带的书籍中看到了“拿破仑与英将威灵顿战于某地”一条 , 就误将拿破仑认为是法国人拿着破旧的轮子与威灵顿作战 , 由此得出法国十分落后的结论 。
【爱历史】拿破仑是拿着破轮子?清代考场上的大笑话,其实是时代隐痛
文章图片
这样贻笑大方的例子不在少数 。 《新小说》里面收录了不少当时的科举笑话 。 其中一则还和大名鼎鼎的路德有关 。 当时的考题问的是:“问西方文艺复兴 , 与路德新教最有关系 , 能言其故欤?”凑巧的是 , 当时中国也有一位路德 , 是一位专门研究八股文的先生 , 他出版了大量关于如何写八股文的著作 , 而且他的著作流传甚广 , 当时的读书人对他都很熟悉 , 就像现在考研党熟悉肖神一样 。 阴差阳错之下 , 这个士子就将中国的路德误认为了西方的路德 , 在试卷上豪气干云地写下了这段文字:“自百年以前 , 人心不古 , 士皆骛于奇邪之说 , 文风殆将扫地……有路闰生(路德)先生 , 著《仁在堂》九种 , 而文艺正宗始以复兴 。 ”这就是著名的“东西两路德 , 傻傻分不清”的笑话 。
【爱历史】拿破仑是拿着破轮子?清代考场上的大笑话,其实是时代隐痛
文章图片
另外一个士子在翻《新民丛报》时在《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中看到了一句“噶氏手写报纸一条” , 就断章取义:“外国各种机器皆好 , 可惜无印字机器 , 其报纸皆用手写 , 实不如中国之文明 。 ”于是又添一笑料 。
不仅科举士子闹笑话 , 就连考官也对所谓的西学一窍不通 , 以至于出的科举题目奇奇怪怪 , 有些看似是西学的题目 , 其实还是中学的范畴 , 有些甚至存在着不少知识上的硬伤 , 遭到不少的批判 。 考官与科举士子在面对西学时表现出来的尴尬 , 实质上是过往的知识性缺陷在“新”“旧”交替时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 反映出中国近代迈向新时代所遭遇的困境 。
但是既然1901年清廷已经进行了科举改革 , 为什么还要在1905年废除科举呢?因为科举考试虽然已经将西学纳入了考试的范围 , 但实际效果却不怎么好 , 考官们依然坚持“中体西用”的意识形态 , 出的试题和取士标准依然带有旧学的阴影 。 而且当时考风浑浊 , 有些士子靠写类似八股文的空文就足矣高中 , 而另外一部分人靠从夹带的书上东拼西凑 , 凑出一篇文章就可中举 , 以至于选拔出来的士子素质良莠不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