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导语: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三立祠的前身——三贤祠的创建,受到嘉靖礼制改革的影响,士人在祠祀中寄托了维系河汾学统,欲与“伊洛”学脉在思想界形成争鸣的愿望。与之相比,三立祠的创建则要复杂得多,后者是明代万历朝政治与学术的变局催生出的一种独特产物。
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文章插图
万历二十一年,魏允贞出任山西巡抚,顶着张居正的学禁,创建三立祠。建祠经费全部来自“公费”,民间色彩淡漠。晚明时期在中央与地方对立的背景下,士人的目光转向地方与民众舆论,在其中寻找着“天下之公”。魏允贞将“公论”诉诸于官员群体的自律,稍后的东林派则将“公论”诉诸于在野士人的联合。
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文章插图
魏允贞在三立祠中寄寓了“秩祀辨贤以为世法”的期许,这与宋代道学“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存在共通之处。阳明学者的圣贤论述,其内里实有一套个性化、追求人性极大扩充的思想意涵,其外在则通向奇趣之行为表达。但同时代另外还存在着一股追求圣贤人格中质朴无华品质的思潮,三立祠所承载的古今之辩即渊源于此。
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文章插图
魏允贞激于阳明思潮的漫延,而思有所救正,创建三立祠,以“祠其乡之先哲”的先贤示范功能召唤“古之道术”,呈现出文献中心导向,拒绝心学以体悟为先的治学论,三立书院的学风因此趋向严格化。万历二十九年,提学王三才将书院与科举两相衔接,严格区别“正途”与“异术”,这种做法与明末书院的自由放任风气背道而驰。
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文章插图
从天启到崇祯,三立祠的命运几经沉浮,承载的文化理想也随之流变。文翔凤“创明河汾之教”,吴甡、袁继咸尊崇程朱为正统,蔡懋德学宗阳明。历经几度调整,却徒劳无功的思想表述策略,折射出儒家士人在大明走向倾覆的世运下强烈的焦虑与挫折感。
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文章插图
魏允贞在山西巡抚任上创建三立祠一事,不见于《明史》本传。山西按察使李维祯《少司马魏公祠碑》记载此事,提到“(魏允贞)又为复书院,表章唐虞以来,立德、立功、立言之贤。为宫,陈俎豆,骏奔走,风劝后进,而督课士之秀者,人文蔚兴”。友人赵南星亦有“(魏允贞)又修文中子诸贤之祠,及书院,陶化人才”之语。这两条材料,可以证实魏允贞为了掩护书院讲学活动而建祠的历史事实,所复三立祠即三立书院。但是,吾人若想进一步考察建祠原委,必须求诸一份史料,即王道行的《三立祠记》。
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文章插图
王道行,字明甫,号龙池,阳曲人,官至四川布政使。李维祯为道行文集《桂子园集》制序,有“以文章为政事,以政事为文章。文章政事各臻其造,敛其华,而噉名之士自失焉”之赞语。由此我们知道,王道行乃身兼文士与循吏两种社会角色为一体之人物。
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文章插图
《三立祠记》全篇共两千余字,文末署名“郡人王道行撰”。全文中,除了这一处署名,其余提及姓名处,均遵循“某官某地某公”的称谓格式,即每每提及人物,仅给出官衔、籍贯和姓,不称名。这一情况需要从史料特点的角度加以理解,朱鸿林先生曾经这样总结:“如以某某字某、某地人起者,则史传体也。以公某某字某、某地人起者,则碑志体也。一传之后,数附诸家评论,则又径作言行录体也。”因碑志与史传体不同,不单纯以纪事为目的,还有表功的意义,因而称呼“某公”以示尊敬。常见的一些碑志,有墓碑、神道碑或墓志铭,纪事对象多为一人,有时或多至几人,这又和本例之为祠庙制碑不同。《三立祠记》牵扯到不定多数的人名,限于缩减篇幅考虑,追求用字上的简省,“某某”亦被省去。因此,首先《三立祠记》是一篇碑志,其次这符合明代人为官员纪事的惯例。
张居正|圣贤与世运:三立祠在晚明创建,其前身是三贤祠
文章插图
《三立祠记》首先交代了建祠缘由,即“万历间,江陵柄国,忌人议己,以为多白鹿洞学徒,奏毁所在书院,于是三贤祠遂废。神人失序,礼义以愆,典学之官,往往不得其职”。山西巡抚魏允贞上任于万历二十一年,旨在以建祠“兴学右文...”。文中详细列出参与者“诸君子”二十一人,略述各人职责分配,文末附乐歌“迎神”、“降神”、“送神”。得见建祠系针对张居正“学禁”后地方文教的废弛。现有研究表明,明代对“名宦”“乡贤”“寓贤”的区分较前代严格,各地乡贤祠的建置主要集中在成化至嘉靖年间,特别是嘉靖之后,在州县学宫内分立“名宦”与“乡贤”二祠已成为地方庙学的常规。在明代中叶各地遍建乡贤祠的风气下,以祠祀的形式重建书院成为一个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