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历史|摊贩的历史:支撑中国经济两千年的商业模式

最近几天 , “摆摊”彻底成为一个时尚词汇 。 人们这才发现过去被人追的满地跑的摊贩以及躲着管理者的“黑店” , 才是国民经济的真正核心 。 然而真正了解商业史的人知道 , 商业的源自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摊贩 。 在真正的城市经济崛起前 , 摊贩才是维持商业活力的主要力量 。
摊贩的真正定义
无论古今 , 商业都可以分为需求和供给 。 商人就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桥梁:当某地某物的价格太高时 , 商人就会低价收购某物 , 然后将其输送至缺乏该物资的地区 , 赚取中间差价;反之当某地某物的价格过于高昂时 , 商人们也会从供给侧运来大批物资 , 赚取利润的同时给当地“降温” 。
三桂历史|摊贩的历史:支撑中国经济两千年的商业模式
文章图片
【真正负责与市场对接的是摊贩和店铺】
然而这种负责物资运输的商人 , 往往不会停留在某地太久 。 通常情况下 , 他们会将收购的物资卖给当地的店铺 , 由他们负责售卖 。 用今天的术语描述 , 他们就是经销商或零售商 。 古人也会将这两类人分开 , 分别称之为“行商”与“坐贾” 。 坐贾也可以分为两种 , 一种有固定的销售点和自己的店铺 , 一种资金有限无法在闹市区租下一家店铺 , 只能摆摊解决问题 。 后者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摊贩” 。
摊贩的社会职能——以老北京为例
有实力的摊贩们会想办法在闹市区摆下自己的地摊 , 以求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客户 。 从以北京为例 , 许多摊贩会在固定的街道上面摆摊 , 服务附近的居民 。 著名作家梁秋实也是一名地道的老北京 , 他如实地记录下摊贩给北京居民带来的便利:
“在我居住的巷口外大街上 , 在朝阳的那一面 , 通常总是麇聚着一堆摊贩 , 全是贩卖食物的小摊 , 其中种类甚多 , 据我所记得的有——豆汁儿、馄饨、烧饼、油条、切糕、炸糕、面茶、杏仁茶、老豆腐、猪头肉、馅饼、烫面饺、豆腐脑、贴饼子、锅盔等 。 有斜支着四方形的布伞的 , 有搁着条凳的 , 有停着推把车的 , 有放着挑子的 , 形形色色 , 杂然并陈 。 热锅里冒着一阵阵的热气 。 围着就食的有背书包戴口罩的小学生 , 有佩戴徽章缩头缩脑的小公务员 , 有穿短棉袄的工人 , 有披蓝号码背心的车夫 , 乱哄哄的一团 。 我每天早晨从这里经过 , 心里总充满了一种喜悦 。 我觉得这里面有生活 。 ”
三桂历史|摊贩的历史:支撑中国经济两千年的商业模式
文章图片
【老北京的摊贩旧照】
当然并非所有的摊贩都会坚持在固定地点售卖自己的货物 。 在近现代的交通工具普及前 , 人类能做到的迁徙距离并不算远 , 居民的主要消费与娱乐都是在自家附近的区域 , 很多人终其一生连所居住的城市都不会跑完 。 同样以北京为例 , 全城共有三四千条胡同 , 绝大部分的老北京都居住在其中 。 不少胡同十分得深 , 居民出行并不便利 。 每当这些居民想要购买生活物资时 , 都会去市集上购买足以吃很久的食物或者用很久的物品 , 然后用推车载回家 。 不少敏锐的小贩看中这块市场 , 选择用手推车载着各种吃食、玩具、衣物前往那些幽静的胡同深处 , 给那些居民提供服务 。
由于对象固定 , 摊贩们就可以利用其共同点钻研出“特色内容” , 不少著名吃食就在这个过程中诞生 。 邓乡云教授笔下 , 北京馄饨就是摊贩们带给北京市民的:“京式馄饨都是挑担子的小贩卖 , 或是摆摊的 , 很少见到开店卖的” 。
三桂历史|摊贩的历史:支撑中国经济两千年的商业模式
文章图片
【正在制作的小吃】
值得一提的是 , 中国的主流人口一直是农村人口 。 相比城市 , 农村的生活更为单调乏味 , 各种物资的采集也更为困难 。 北京胡同里的大叔大婶不想频繁去集市的主要原因是怕麻烦 , 隔壁河北的农民却是真的不能经常去市集——毕竟想要赶一次集就得走几十上百里的泥土路 。 对于广大农村居民而言 , 那些挑着扁担的摊贩是他们重要的物资提供者 , 地摊乃是他们唯一能不用走出村子就能获取物资的渠道 。 同时 , 外来的摊贩也是重要的信息源泉 , 可以让居民得到附近村落、城镇的消息 。 这在古代 , 很有可能意味着生死攸关的大事 , 比如洪涝、旱灾、兵祸、盗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