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陷入“制程焦虑”,但芯片真的越小越好么


知名芯片调研公司IC Insights曾做过一个有趣的估算 , 如果想追赶上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 , 起码需要五年时间外加一万亿人民币 。 这里追赶的对象 , 指的就是台积电在芯片先进制程上的制造能力 。
芯片先进制程的魔力不需赘述 , 在技术上它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赖以运转的关键;在经济价值上 , 掌握先进制程能力的台积电2020年创造了1197.87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在战略重要性层面 , 芯片已关系到产业安全乃至地缘之间的经贸关系……
但有意思的是 , 事实上 , 并非所有芯片工厂都在拼命追求制程 。 全球前五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三星、联电、格罗方德、中芯国际中 , 中芯国际在制程工艺上不停追赶 , 然而排名三四号位的联电、格罗方德都已几乎放弃了先进制程的研究 。
联电在2018年时已放弃对12nm制程的研发 , 当时还是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厂的格罗方德也随后宣布放弃7nmFinFET工艺的研发 。 如今 , 纵观全球的晶圆代工厂(Foundry)和IDM模式(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 , 实际有能力生产7nm及更小芯片制程的只有台积电、三星以及稍后一步的英特尔(7nm已taped-in) 。
为何各大芯片厂商纷纷放弃对先进制程的研制呢?制程更小的芯片性能就一定更好吗?这其中其实有不少门道 。
芯片的先进制程 , 简单来说就是把芯片从大做小 , 具体是指芯片晶体管栅极宽度的大小 , 数字越小对应晶体管密度越大 ,芯片功耗越低 , 性能越高 , 但要实际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 。 从芯片的进化历史来看 , 芯片的研发主要遵循着摩尔定律 , 即每18个月到两年间 , 芯片的性能会翻一倍 , 使一块芯片内装上尽可能多的晶体管来提升芯片性能 。
上个世纪80年代 , 芯片内晶体管的大小进入微米级 , 再到2004年 , 芯片内的晶体管已微缩至纳米级别 。 此时 , 问题陆续出现了 , 纳米级别的晶体管的集成度和精细化程度非常高 , 要知道一个原子就有0.1nm , 在人类物理认知极限上的工艺难度可想而知 。
如今出现的最具代表的两个问题是短沟道效应和量子隧穿难题 。 短沟道效应(short-channel effects)是指“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导电沟道长度降低到十几纳米、甚至几纳米量级时 , 晶体管出现的一些效应” 。 这些效应主要包括“阈值电压随着沟道长度降低而降低、漏致势垒降低(Drain-induced barrier lowering)、载流子表面散射、速度饱和(Saturation velocity)、离子化和热电子效应” 。
被这些复杂的技术术语绕懵了吧 ,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 , 因为晶体管是一个有三个端口的管子——电子从源端跑到漏端 , 借此完成信息的传递 , 而决定“跑”的节奏的是其中的一个“开关” , 也就是栅端 。 它的开关由端口对应的电压变化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