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匠心,中共一大纪念馆展陈亮点大揭秘( 二 )


展项运用国内相关最新技术手段,融合国内最新沉浸式CAVE影像系统与全息裸眼3D、真人等身全息成像技术、数控超大升降幕、超大折叠全息屏幕、多屏多幕、LED艺术灯光、DTS 360度全景声声效技术等多种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多幕全息(裸眼3D)实景多媒体展示效果。
科技、艺术、匠心,中共一大纪念馆展陈亮点大揭秘
文章插图
图说:相约建党前后的陈独秀与李大钊雕像,“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被人传颂的佳话。
生动讲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离不开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努力,其中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一定要提的人物。在展览的第三部分“早期组织、星火初燃”中,以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雕塑为核心的一组场景也是展览的亮点。
在陈独秀和李大钊雕塑的背后饰以动态背景,一侧设置上海老渔阳里2号建筑场景,另一侧布置北京亢慕义斋场景,同时配合播放“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动态连环画视频,与该区域展示的图片和文物共同讲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即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约,分别在上海和北京酝酿建立共产党组织,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做好准备。
科技、艺术、匠心,中共一大纪念馆展陈亮点大揭秘
文章插图
科技、艺术、匠心,中共一大纪念馆展陈亮点大揭秘图说:巨幅油画《星火》
听着国际歌欣赏油画《星火》
在展览的众多艺术品中,有一幅油画作品值得一看。来到展览第三部分“早期组织、星火初燃”的最后,油画《星火》上,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50余名成员正迎面走来。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加入党的队伍,领导工人运动,开展建党活动,如同星火燎原,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崭新的篇章。油画是2021年4月14日创作完成的。
站在画前,采访人员耳边响起了《国际歌》的音乐。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沈黎明透露,这位军旅画家当时是听着《国际歌》创作的,他希望这幅画在展览的时候,观众也能够听到国际歌。在国际歌中画中人仿佛迎面走来,器宇轩昂,把静态的动态化了。
在这幅画的前面,有一个互动的屏幕,上面显示有8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所在地,分别是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旅日和旅法,用手点到任何一个地点,将会显示出这里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介绍。
科技、艺术、匠心,中共一大纪念馆展陈亮点大揭秘
文章插图
图说:大型沙盘地图根据老上海地图而制成,展现上海的红色地标
多媒体数字沙盘展现光荣之城
在展览第四部分“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的最后,一个20多平方米的沙盘,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历史风貌跃然眼前。“上海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伴随着讲解声,沙盘上不停地变幻着颜色和指示路线。沙盘对面展墙辅助展示了“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大事记(1921-1933)”。
中共一大纪念馆研究馆员张玉菡介绍,本展项“光荣之城”运用了多媒体数字沙盘这一新颖展示方式,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主城区城市专业制图为基底,搭建大型实景式上海城市形态微缩模型,同时运用数字化影像、灯光、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全面展现展示从1921年至1933年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期间,党在上海召开重要会议,领导全国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红色足迹,独到形象地诠释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以及“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的前期奋斗历史图景。
为规避“传统规划沙盘”的视觉惯性,展项特意采用“微缩景观模型”。建筑地块外观形态基本采取写实主义方式,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细节。在制作比例上采取道路地块1:1350,普通建筑1:900,重点建筑1:500的比例,使得主次相得益彰。在色彩表现上,采取亮暖色调,统一视觉调性。质感处理上采取全域手绘,局部重点刻画的方式,增加建筑阅读性并调节视觉节奏。同时将微缩模型作“场景化处理”,增添“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整体提升场景的生动性。
科技、艺术、匠心,中共一大纪念馆展陈亮点大揭秘
文章插图
图说:“真理的味道”与“初心的守护”,分别讲述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与张人亚守护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