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消费者回归理性,但618只和眼睛有关


钛媒体消费者回归理性,但618只和眼睛有关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姜太公公
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消费者在电商大促时真的是进行理智消费 , 而不是冲动消费吗?如果消费者是理智地比较折扣力度 , 那么集中的大促销和分散的小促销还有差别么?
消费者需要信息来完成理性的决策 。 而他们能“看到”什么信息 , 完全不受理性的控制 。
1. 看不到的“大猩猩”
伊利诺伊大学的丹尼尔·西蒙斯做了著名的“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 。 被试者需要观看一个影片 , 并回答“在影片中穿着黑色衣服的同学一共相互传了几次球” 。 被试者基本都会答对传球次数 。 但是当被询问“你是否看到有一只大猩猩走了过去?” 大部分人都回答“没有看到” 。
钛媒体消费者回归理性,但618只和眼睛有关
本文插图
信息爆炸、商品爆炸 , 用户的注意力成为了最稀缺的资源 。 而这最稀缺的资源 , 用户通常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 。 这只大猩猩明明白白的出现在用户的视域中 , 但是用户就是“看不到” 。 消费者是这样的矛盾体 , 他们理性而周密的比较着信息 , 但是又不能决定“看到”什么样的信息 。
钛媒体消费者回归理性,但618只和眼睛有关
本文插图
电商行业里 , 有各种满100减10元的小促销 , 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促销、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促销……这些小促销 和 618大促销相比 , 可能折扣力度都是差不多的 。
而平台方花费重金砸大促的优惠、卖点、砸渠道、办晚会、打造大IP , 并不是为了在“理性的决策”中更胜一筹 , 而是为了赢得“注意力的大逃杀” 。 逃离大猩猩的厄运 , 适应这种“非理性”的情况 , 让消费者能“看到”信息 。
2. 如何成为看得见的“大猩猩”
如何让信息被用户“看到”?普通的做法是让信息来的更猛烈一点 。 小时候电视上的“今年过节不收礼 , 收礼只收脑XX” , 长大后电梯间的“婚纱照去哪儿拍 , XX旅拍”……变化的是我们的媒介 , 不变的是信息传递方式……视觉的更加鲜艳、广告语的不断重复、危险、性暗示的内容、从静态到动态……通过增加信息的鲜活度、频度、强度、覆盖度等 , 从而让刺激更猛烈一点 。
除此之外呢?更好的方式是着眼于信息之外 , 也就是信息在消费者脑中的“联想” 。 通过外在的信息+内在联想 , 对消费者进行强刺激 。
英国曾举办只允许用6个单词的微小说大赛 。 有限的文字 , 却会让人脑补5万字的小说 , 这是“联想”的力量 。
输入的信息非常少 , 但是因为信息激发了脑中的“联想” , 从而产生了强刺激 。 对消费者来说 , 最强的刺激永远是“All about themselves” 。
举个栗子 。 对于巴甫洛夫的狗来说 , 只需要一段铃声就可以分泌唾液 , 因为在他的脑中形成了“铃声→骨头”的关系 。
为了分泌相同重量的口水 , 当只有外部信息时 , 可能需要把1根直径5cm , 长度20cm的骨头摆在狗狗面前 。 但是如果有了内在联想 , 需要的是一段清脆的铃声 。
如何获得这种联想呢?自己建立 , 或者抢别人的 。
首先 , 建立自己的联想 。 品牌可以解决信任问题、解决认知问题等……我们常说要建立品牌资产 , 说到底 , 就是“品牌联想”——品牌和功能或者情感诉求之间的关联 。 京东618起源于2010年前后 , 起初还叫“月黑风高 , 老刘专场” , 特点是不定时的放出超越底价的商品 。 如今 , 618大促已过10年 , 在自主建立品牌联想方面 , 持续的大型促销和小型促销相比具有天然的优势 。 每年的活动 , 都在持续的增强这种联想 , 提高品牌资产 。
其次 , 抢占别人的联想 。 天气好 , 自动就会心情不错 。 优美的音乐 , 可以让人放松 。 一些元素可以激发消费者脑中“思维定式” 。 使用这些元素就可以使用其附带的“联想” , 让信息更具有穿透力 。 常见的可以激发消费者思维定式的元素有:大众、低发生概率、互惠、稀缺、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