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家汇|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真是在“三顾茅庐”吗?
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建功立业的礼贤下士态度 , 写得有声有色 ,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 , 关公、张飞的居功不服 , 描绘得维妙维肖 , 趣味横生 。 这段三顾茅庐故事 , 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裴松之注的记载 , 而进一步创造的小说故事 。 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相见 , 是否是“三顾茅庐” , 学术界的看法是不相同的 。
文章图片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相见的记载是:刘备屯兵新野时 , 徐庶见刘备 , 很受器重 。 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 , 卧龙也 , 将军愿与他相见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 ”徐庶说:“可以登门去见此人 , 不能叫他屈驾来此 。 ”于是 , 刘备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教 。 凡三次前往 , 乃相见 。 但没有写关公、张飞同往 , 也没有写相见于茅庐之中 。
【历史百家汇|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真是在“三顾茅庐”吗?】裴松之引《襄阳记》说;刘备向司马德操请教时事 。 司马德操说:“我乃儒生俗士 , 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 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 ”刘备问为谁 , 司马德操说 。 “诸葛孔明、废士元也 。 ”这是说司马德操首先向刘备报荐的诸葛亮 。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 , 把这两种史料都吸收了进去 。 写司马德操推荐于前 , 但只说:“卧龙、凤雏 , 两人得一 , 可安天下 。 ”而没有说出卧龙、凤雏是谁 。 徐庶推荐于后 , 才说出了诸葛亮的名字 。
文章图片
刘备见诸葛亮的隆中 , 即现在的湖北襄阳市西十余里的地方 。 这里有“古隆中”牌坊、三顾堂等传说遗迹 。 三顾堂前 , 还有刘、关、张三顾茅庐时拴马的古树 。 一九五六年 , 董必武同志还题写了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一番晤对古今情 。 ”河南省南阳市也有诸葛亮的躬耕遗迹 。 东汉时 , 令湖北襄阳市隆中属今河南省南阳市之南阳郡管辖 。 所以两地都有诸葛亮的遗迹 。
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中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这是最有力的证据 。 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到的《隆中对》 , 更详细地记录了刘备三次往访以及诸葛亮侃侃而谈的内容 。 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当作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典范 。 刘备当时正处于困难时期 , 急需人才 , 三顾茅庐从情理上看 , 完全是可能的 。 历代没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提出异议 。 后来的作家、诗人都把这个千古美谈引入自己的作品中 。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道:“当其南阳时 , 陇亩躬自耕 。 鱼水三顾合 , 凤云四海生 。 ”杜甫的诗也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来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元代至治新刊《全相三国志平话》扉页 , 即刊刻了刘备三顾茅庐的画面 , 刘备在草门外与书童谈话 , 关公、张飞在一旁站立 , 诸葛亮在茅屋内席地而坐 。 明人还写有传奇《草庐记》 , 专门写这段故事 。 京剧、徽剧、青阳腔、川剧、汉剧、滇剧、秦腔、豫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等 , 都有这段故事的剧目 , 有的叫《三请诸葛》 , 有的叫《三请贤》或《三顾茅庐》 , 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
文章图片
近来有人指出;三顾茅庐的记载并不可信 。 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之士 , 刘备调他出山 , 当然正合他的心意 , 他岂能大摆架子 , 使找上门来的机会可能失去 。 当时的诸葛亮不过是个二十七岁的青年 , 刘备则是个有声望的政治家 , 对诸葛亮怎能那样低三下四?当时 , 刘备正面临着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的威胁 , 《隆中对》对燃眉之急的现实问题不提 , 是不合乎情理的 。 同时 , 刘备初见诸葛亮 , 不会安排现场记录 。 所谓《隆中对》 , 很可能是后人为了附会《出师表》中的三顾茅庐之说而加以杜撰的 。
- 玖慕华夏|一个能胜过吕布,一个打得过关羽,为何都不受重用?,刘备两员大将
- 融睿历史|竟不如一位口吃的大臣,汉朝那些事18:在刘邦眼里戚夫人夜夜哭泣
- 星稀月暗|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
- 历史将军令|而是将人性看透了,为何郭嘉会算得那么准?他不是神
- 生活中的风尘|历史上的兰陵王与民间流传有何不同?其母何人?引来种种猜测
- 千谈历史|此人大喊: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他是谁?,听闻诸葛亮去世
- 玖慕华夏|赵云为什么落选,刘备称帝,蜀国五虎上将只封了四个将军
- 匆匆人生|却引发关羽之死,这是为何,诸葛亮好意拥戴刘备为汉中王
- 「刘表」刘表死后留下三位大将:曹刘孙各得其一,刘备得到的最强!
- 饲养员|刘备急于追究责任,但为何只杀刘封不杀马超?,关羽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