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无田|守将刘文辉为何只选择拆除木板,而不选择炸桥?,红军飞夺泸定桥

在小学的时候 , 我们都学过一篇叫做《飞夺泸定桥》的课文 。 在文中 , 作者极力渲染了红军的英勇顽强 , 以及为了目标而不畏生死的果敢忠毅!事实上这篇课文是建构在真实的历史之上的 , "飞夺泸定桥"的战役也是红军长征史上的一道大考 , 过去了前途会是一片光明 , 但没过去的话必定会生死难料 。 所以说 , 夺下泸定桥对于当时的红军来说意义重大 。
花开无田|守将刘文辉为何只选择拆除木板,而不选择炸桥?,红军飞夺泸定桥
文章图片
我们都知道 , 当时的国民党守将刘文辉为了阻止红军渡河 , 下令将泸定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 , 只留下了一座空空荡荡的铁索桥 。 在这种情况下 , 泸定桥的战场上出现了可歌可泣的一幕:红军战士们英勇至极的以身为板 , 用血肉之躯为后面的士兵们创造出了过桥的条件 。 泸定桥战役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 , 但为什么当时红军要不惜一切力量的夺下泸定桥?而守桥的敌军明知红军渡桥的决心 , 为什么却又只是下令拆除木板 , 而非炸掉整座桥梁以彻底杜绝红军渡桥的希望呢?
【花开无田|守将刘文辉为何只选择拆除木板,而不选择炸桥?,红军飞夺泸定桥】泸定桥的重要性
花开无田|守将刘文辉为何只选择拆除木板,而不选择炸桥?,红军飞夺泸定桥
文章图片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 , 是位于我国四川境内一条横穿了大渡河的交通要塞 。 这座桥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 , 在经过了一年的修建之后才正式投入使用 。 在这座桥修建完毕之后 , 康熙皇帝亲笔御赐了它"泸定"的名讳 , 分别是取了"泸水"、"平定"的意头 。 泸定桥在投入使用之后确实极大地改善了川藏区域的交通状况 , 也加强了朝廷对于四川地区的统治 , 故而泸定桥桥头的碑文上有"一统山河"这四个大字 。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 , 泸定桥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文物价值 。
花开无田|守将刘文辉为何只选择拆除木板,而不选择炸桥?,红军飞夺泸定桥
文章图片
在飞夺泸定桥战役爆发的1935年 , 我党虽然多次向死而生 , 从国民党的包围圈中逃脱 , 但从大局上考量 , 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 当时长征的红军所面临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围剿 , 就连头顶上都有敌军的飞机不断地进行侦察、轰炸!在这样的情况下 , 红军面前只有一往无前的夺下泸定桥、渡过大渡河这一条出路 。 不然的话 , 蒋介石完全可以凭借着数量上碾压的优势 , 用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彻底困死在包围圈之中 , 而且一旦包围圈形成之后再夺大渡河 , 那也只不过是结局注定了的拼死抵抗罢了 。 所以 , 夺下泸定桥对于红军来说是一场决定了生死存亡的战斗 。
将在外 , 军令有所不受
花开无田|守将刘文辉为何只选择拆除木板,而不选择炸桥?,红军飞夺泸定桥
文章图片
虽然当时的局势对于红军部队来说十分的紧迫 , 但他们的敌对势力也好不到哪去 。 蒋介石在反叛革命统一战线之后 , 本以为可以像碾死只蚂蚁一样的剿灭共产党 , 但共产党人的顽强是他所没有料到的 。 即便是在兵力上有着碾压般的差距 , 但蒋介石当时也是内外交困 , 为了尽快的"安内"以"攘外" , 蒋介石急需彻底的将国内的"危险因素"绞杀 。 所以 , 当红军奔逃至大渡河之后 , 蒋介石立马下令给守将刘文辉 , 要求他炸断泸定桥 , 彻底的断绝红军渡桥的希望 。
花开无田|守将刘文辉为何只选择拆除木板,而不选择炸桥?,红军飞夺泸定桥
文章图片
本来 , 如果是按照蒋介石的军令 , 那刘文辉必定是要炸掉泸定桥的 。 但正所谓将在外 , 军令有所不受 , 刘文辉并没有按照蒋介石的指示炸断泸定桥 , 反而只是拆掉了上面的木板 。 对此 , 刘文辉给蒋介石的解释是"不愿破坏文物"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炸桥的真正原因
花开无田|守将刘文辉为何只选择拆除木板,而不选择炸桥?,红军飞夺泸定桥
文章图片
关于刘文辉为何宁愿违抗蒋介石的军令也不愿意炸桥的真正原因 , 其实很简单 。 首先 , 因为泸定桥位于四川地区 , 是川藏地区的重要交通要塞 , 一旦泸定桥被毁 , 那势必会激起民愤 。 康熙帝时修建大渡桥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汉区通往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难题 ,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 , 泸定桥除了本身的交通使命之外 , 还被赋予了政治和民族的多重定义 。 如果直接炸断泸定桥 , 虽然可以彻底的断了红军的生路 , 但也同样会切断中央政府对川藏地区的治理 。 一旦民愤涌起 , 那刘文辉的部队能不能安全的撤出川藏地区都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