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人设”在这个时代的哲学意蕴( 二 )


人设就像是人格的简笔画,将复杂的、鱼龙混杂的现实世界变成了一个形象分明的卡通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角色只集中体现一个美好品质,将这种品质集于一身。他成了这种品质的代言人——“暖男”、“学霸”、“吃货”、“耿直”——用一个词就可以定义一个人,肤浅的时代终于还是降临了。
你会怀疑这种卡通化的脸谱可能会拉低我们对复杂世界的敏感度和接受度,确实如此,但是粉丝买的就是这个帐。
或许是现实世界过于复杂,压力实在太大。粉丝们宁愿躲避在一个简单的人设世界中。这么一来,我们这些批判“人设”的作者们反而显得可笑——本来就没人拿这些当真,你越是义愤填膺,越显得不识时务。但是当人设崩塌时,当爱豆的人设遭到怀疑时,粉丝们歇斯底里的聒噪表现,又让你怀疑,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这只是一场互相欺骗、当不得真的游戏呢?
虚假|“人设”在这个时代的哲学意蕴
文章插图
资本角度
资本有一种能力,它可以给越来越多的东西贴上价签,将其变成明码标价的商品,最终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拉下水,变成市场的一部分,变成资本的跑马场——这是资本天生的野心。
于是,一开始我们只能买到粮食、买到锄头、买到房产。逐渐地,我们就可以买到肉体、买到器官、甚至买到子宫。
现在,终于,人格成为了商品,个人自由成为商品。
当明星们精心设计自己的人格时,当他们迫不及待地将私人生活曝光在狗仔们的长枪短炮之下时,就意味着他们自愿地将基本尊严和基本权利标上了价钱。当然,他们并不是真的将尊严和权利让渡出去,而是先将它们转化成虚拟商品,然后再分发出去的,明星们仍然持有自己尊严和权利的“版权”。
虚假|“人设”在这个时代的哲学意蕴
文章插图
为什么会演变到这一步呢?
这源于资本对市场长期的的调教和驯化。
被资本浸润了五百年之后,市场早已走过了以使用价值为目标的实物消费阶段,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消费社会。波德里亚说:在消费社会里,消费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消费的过程也不再仅仅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过程,它已成为一个符号交换与交流的过程。
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贩卖情绪,贩卖情怀,贩卖理想,贩卖风尚,当然也可以贩卖人设。所有意识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和大规模消费。
一旦资本出现在“人设”背后,那么这必将变成一种产业。对一个产业进行道德批判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的动向已经不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而是完全操控在资本的手里了。
在未来,我们还可以出卖什么?资本会给我们惊喜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