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名家反思陈春花现象:商业大师为何没有专业判断力? | 砺石


和讯名家反思陈春花现象:商业大师为何没有专业判断力? | 砺石
本文插图
砺石导言
陈春花算是国内最具影响力 , 且兼具丰富理论与实践的管理专家了 , 但让人失望的是 , 其先后拿来作为标杆企业对外分享的汇通达、乐视、摩拜、ofo与瑞幸咖啡都遇到了巨大危机 。 陈春花是时候需要深刻反思下了 , 反思为什么在面对明显违背商业本质的新模式时 , 却丝毫没有展现出一个著名管理专家应有的水准 , 反而成为一个推崇“非连续性增长和指数型增长”的冒进主义者 。 陈春花的表现 , 也是中国当前商业学术界的一个缩影 , 虽然满口高深理论 , 但缺乏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清晰恒定的商业价值观 , 所以当遇到一个新鲜事物时 , 便会轻易地被带到企业包装的一套公关逻辑中 , 而根本无法做出自己独立的专业判断 。
华生 | 文
张军智 | 编辑
前几天 , 和几位朋友在聊天时谈到瑞幸咖啡的案例 , 大家都感到不太理解的是 , 类似瑞幸咖啡这样一家显而易见 , 违反商业本质的企业 , 却一度在中国商业界备受追捧 , 尤其是许多很资深的管理专家也都将其视为一个标杆企业大加赞扬 。
其中 , 最为著名的当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春花了 。 在瑞幸咖啡危机爆发之前 , 陈春花经常在公开演讲中 , 拿瑞幸咖啡作为案例进行分享 , 其将瑞幸咖啡作为数字化零售的一个企业标杆 , 以此来佐证自己在企业数字化领域的一些观点 。
陈春花还曾为一本名叫《瑞幸闪电战》的商业书籍写过一篇序言 , 这本书籍的作者也是一位文章写得很漂亮的***人 。 在序言中 , 陈春花写道 , “瑞幸的标本意义就在于 , 它用数字逻辑重组了零售的方方面面 , 包括供应链、门店设置、组织管理、运营协调等等;从重构咖啡供应链的价值 , 到重构咖啡店的成本价值 , 再到重构咖啡连锁产业的价值 。 ”
当陈春花将关注点放在了瑞幸咖啡的数字逻辑时 , 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商业常识 , 就是企业一定是要最终能够实现盈利的 , 即企业的收入减成本减费用是要大于0的 。
而在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中 , 其收入根本无法覆盖高昂的店铺租金、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与营销费用 , 但就是这样完全不成立的商业模式 , 瑞幸咖啡还不计成本地疯狂开店 , 而店开得越多 , 亏损越多 , 资金缺口越大 , 企业风险就越大 , 这种违背商业常识的行为 , 说明创始人一定另有其它动机 。
【和讯名家反思陈春花现象:商业大师为何没有专业判断力? | 砺石】在上述模式下 , 瑞幸咖啡的企业创始人与早期投资人是不可能通过企业盈利、分红来获得财务收益的 , 而唯一的退出方式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变现 , 这基本可以判断瑞幸种种违反商业常识的业务行为 , 不是基于正常的生意逻辑 , 而是做大规模、做高企业估值的资本逻辑 。
在无法通过经营获得正现金流的情况下 , 瑞幸就只能一直通过融资维持经营 , 但融资不可能是无止境的 , 总有一天会中断 , 一旦融资中断 , 这种高投入与高估值的模式就不可持续 , 所以创始人只有一种选择 , 就是在估值泡沫破灭之前 , 尽量通过编织一个更大的故事或者通过财务数据造假维持住这个泡沫 , 并通过股票减持、高薪、股转债、股权质押、虚增支出与关联交易等各种手段进行变现 。 这些手段也基本上在瑞幸的案例中全部被应用到 。 而就在陈春花做序的这本《瑞幸闪电战》出版不久 , 瑞幸就被爆出了触目惊心的财务造假事件 。
陈春花是国内颇具名望的一位管理学专家 , 具有丰富的管理理论基础 , 也具有一定的管理实践 , 并且其在过往的言论中也经常强调商业本质 。 按正常逻辑 , 一个重视商业本质的学者不应该在瑞幸咖啡的案例中如此没有判断力 。 但事实上 , 不只是瑞幸咖啡 , 陈春花在面对很多新型商业模式时 , 都缺乏专业的判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