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春秋时代晋国内乱,上卿赵盾遭到屠岸贾的构陷屠杀,赵氏一门三百余口被屠戮殆。只有孤儿赵武逃脱,在赵氏家臣的保护下,赵武隐姓埋名,得以长大。成年后的赵武回乡报仇,终于杀掉屠岸贾,重立赵家门庭。
这段故事出自史书记载,被后世改编成为小说、戏剧等,在这其中,元代剧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较为著名。这部元杂剧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与《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齐名,是元杂剧的经典剧目。
今天我们就聊聊《赵氏孤儿》,以及作者纪君祥创作这部剧背后的历史。
文章插图
纪君祥是元朝初年的人物,主要生活在元世祖时期,他的生平记载不多,后世人对他的了解大多只能通过他的作品,而《赵氏孤儿》是他的代表作。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全名是《赵氏孤儿大报仇》,基本是按照历史记载进行了改编,故事整体脉络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对细节和人物塑造进行了大幅改动。
这部剧是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对西方人了解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插图
我们看《赵氏孤儿》的故事,和《窦娥冤》等元代杂剧一样,其核心思想仍是忠孝仁义,无论是主角赵武忍辱负重,终报大仇的孝,还是赵氏家臣为了保护孤儿宁愿献出自己亲儿子的忠诚,无不体现了这一思想。
但是同时,在故事的背后还有一层深刻的历史背景。
元朝以草原英雄身份入主中原,在其初年不重视儒生,不开科举,这导致读书人丧失了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可能。
这批人只得被迫另谋生路,其中一部分人便成为了杂剧编剧,元杂剧的几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人都是这个情况,纪君祥也当属此类。
文章插图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纪君祥创作《赵氏孤儿》其实是暗藏怀念宋朝的意味。
宋朝皇族姓赵,“赵宋”王朝虽然和历史上所有封建王朝一样,对百姓一般,但赵宋对于读书人还是比较照顾的,即便赵宋一朝对外卑躬屈膝,丧权辱国,也无法阻止元朝初年读书人对这个王朝的怀念。
原因正如前面所写,是因为赵宋的科举知道是儒生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没有了科举仕途的“正道”,这些儒生便失去了社会地位,失去了希望。
【 深意|元代四大悲剧之一,这部剧至今仍广为人知,作者其实另有深意】元朝初年所谓“九丐十儒”“儒不如娼”,都是那个时代的读书人的“伤痕”之词,《赵氏孤儿》之深层含义,或许正在于此。
- 遗址|在元代遗址上种菜谁来管?
- 考古学|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呈四大特点
- 元代|元代遗址上怎能开垦自家菜地江苏太仓:检察建议推动“海运港城”遗产保护
- 闭幕式|开幕“虎头虎脑”闭幕“连年有鱼”!设计师解读其中深意
- 丁洁|开幕“虎头虎脑”闭幕“连年有鱼”!设计师解读其中深意
- 赵元任|学习这一切是为“好玩儿”?清华四大导师太“凡尔赛”了吧......
- 一首曲|张艺谋解读折柳寄情有何深意
- 江西|元代江西人编著中国候历通行本
- 元代|填补空白!山东五大考古新发现详情揭晓
- 中国文化|为何四大文化体系能在中国敦煌互融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