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纵然诗圣与诗仙,仅相遇了三次,却成为了彼此一生的知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快来关注汉字乾坤
一、玄宗天宝3年夏 , 即744年夏天 , 足足小李白11岁的杜甫 , 于东都洛阳 , 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偶像--诗仙李白 。 彼时 , 李白早已名扬天下 , 却被玄宗疏远 , 继而离开了大唐皇宫 。 而杜甫虽风华正茂 , 却也是怀才不遇 。
(1)这一次的相遇 , 身为李白绝对粉丝的杜甫 , 并没有一味称颂 , 自己的偶像 , 毕竟李白此时很失意 。 而身为大名人的李白 , 虽是失意 , 心情不佳 , 却也并没有轻视和怠慢眼前的 , 这位默默无名的年轻人 。
【爱历史】纵然诗圣与诗仙,仅相遇了三次,却成为了彼此一生的知己!】(2)这两人的第一次相遇 , 经一番神侃之后 , 算是一见如故 , 相谈甚欢 。 不过因为各自 , 都还有事要处理 , 此次会面 , 略感匆忙 。 大概是因为觉得谈得还不过瘾 。 于是乎 , 两人便约好 , 下一次在梁宋会面 , 一起访道拜仙 。
二、744年秋 , 在仅仅过了几个月后 , 两人如约来到了梁宋 。 第二次见面 , 两人分外亲近和高兴 。 一时间 , 此二人 , 那是即兴抒怀、借古评今、高谈阔论 , 好不自在 。
(1)不过 , 因为两人均是怀才不遇 , 略有伤感 。 加之他们此次 , 还遇到了 , 同样也是怀才不遇的 , 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 。 一番交谈之后 , 三人都对大唐的隐患 , 深感担忧 , 心情也愈发悲观起来 。
(2)不过 , 好在三人 , 都是豁达之人 , 对于国事和天下事的悲观之情 , 并不能影响到他们评文论诗 。 于是乎 , 三人在诗文歌赋上 , 相互切磋和探讨 , 于不知不觉中 , 互相影响到了 , 各自以后的诗文 。
(3)当然 , 这其中 , 属李白对杜甫的影响最大 , 只因后来 , 杜甫为李白写了太多太多诗文了 。 当然了 , 此为后话 , 后续再说 。
三、话说 , 杜甫和李白的第二次见面 , 算是交谈颇多 , 也颇深 , 且一道同游了王屋山阳台宫 , 以寻访司马承祯 。
旅途中 , 李白在得知司马承祯 , 早已仙逝的情况下 , 有感而书 , 写出了那 , 绝世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 。 机缘巧合之下 , 杜甫算是领教到了 , 诗仙的绝世书法水平 , 继而对李白 , 那是更加地钦佩起来 。
744年冬季 , 因为各自有事有约 , 需要处理 , 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 并相约下次再见 。
【爱历史】纵然诗圣与诗仙,仅相遇了三次,却成为了彼此一生的知己!
文章图片
四、玄宗天宝4年秋 , 即745年秋天 , 杜甫来到了东鲁地区 , 有事在外的李白 , 得知后 , 从任城赶了回来 。
这是两人第三次相遇 , 均倍感珍惜 , 冥冥之中 , 似乎都知道 , 这是最后一次见面 。
此后 , 两人相约同访 , 鲁郡城北的范十居士 。 对此 , 两人均作诗记述此事 。
(1)针对此次出访 , 杜甫写诗《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记载道:“李侯有佳句 , 往往似阴铿 。 余亦东蒙客 , 怜君如弟兄 。 醉眠秋共被 , 携手日同行 。 更想幽期处 , 还寻北郭生 。 入门高兴发 , 侍立小童清 。 落景闻寨杵 , 屯云对古城 。 向来吟橘颂 , 谁与讨莼羹 。 不愿论簪笏 , 悠悠沧海情 。 ”
(2)而李白则写诗《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记载道:“雁度秋色远 , 日静无云时 。 客心不自得 , 浩漫将何之 。 忽忆范野人 , 闲园养幽姿 。 茫然起逸兴 , 但恐行来迟 。 城壕失往路 , 马首迷荒陂 。 不惜翠云裘 , 遂为苍耳欺 。 入门且一笑 , 把臂君为谁 。 酒客爱秋蔬 , 山盘荐霜梨 。 他筵不下箸 , 此席忘朝饥 。 酸枣垂北郭 , 寒瓜蔓东篱 。 还倾四五酌 , 自咏猛虎词 。 近作十日欢 , 远为千载期 。 风流自簸荡 , 谑浪偏相宜 。 酣来上马去 , 却笑高阳池 。 ”
(3)也就是在这一次的相遇 , 二人交情日渐深厚 , 不仅同行 , 一道拜访隐士和高人 , 且在途中 , 还一起共眠 , 互相酬唱 , 交情俨然 , 已经上升到了至交水平 。
(4)话说 , 745年 , 这一次的相遇 , 分别的时间 , 也还是在冬天 。 想来 , 这二人都特别喜欢 , 在冬季说再见吧 。 此后 , 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 而杜甫则返回了长安 。
(5)这一次的离别之际 , 杜甫写下了赠别诗《赠李白》 , 送给自己的偶像--诗仙李白 。 只见该诗写道:“秋来相顾尚飘蓬 , 未就丹砂愧葛洪 。 痛饮狂歌空度日 , 飞扬跋扈为谁雄?” 。
(6)李白见此 , 不逞多让 , 回赠了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只见该诗写道:“醉别复几日 , 登临遍池台 。 何时石门路 , 重有金樽开 。 秋波落泗水 , 海色明徂徕 。 飞蓬各自远 , 且尽手中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