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谧|高平陵前夜司马氏党人小考!( 二 )


丁谧|高平陵前夜司马氏党人小考!
文章插图
更重要的是,司隶河内郡,在建安十八年(213)被曹操重新划入冀州,可见司马氏实际亦属河北集团。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魏书 武帝纪》高柔出身兖州陈留,陈留不在河北,但他本人却是冀州牧袁绍的外甥。因此亦属河北集团。(高)柔从兄(高)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魏书 高柔传》蒋济出身扬州淮南(本传作“楚国”,魏嘉平元年复为淮南郡),但曾供职于丞相幕府的西曹。西曹在曹魏政权中存在的时间很短,不久便被曹操裁汰;而西曹的头目,便是河北士族领袖崔琰,崔琰也是司马懿的故交。辟(蒋济)为丞相主簿西曹属。--《魏书 蒋济传》建安十三年六月,以曹操为丞相,操以别驾崔琰为丞相西曹掾。--《资治通鉴》凭借这层关系,蒋济与司马懿私交甚笃,曾共同献策袭杀关羽(219),蒋济在中护军任上贪污时,还与司马懿相互打趣(见《魏略》)。王观出身兖州东郡,本无所依附,但因为性格孤傲正直,而曹爽少年得志,举动越轨,遂相憎恶。王观由此被司马懿所拉拢。(曹)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王)观守法,乃徙为太仆。--《魏书 王观传》傅嘏的情况最特殊,他出身凉州北地,实际是西凉人。但傅嘏因为得罪何晏,遭到曹爽修理,因此怀恨,遂拜入司马懿门下。时曹爽专权,何晏等欲害太常傅嘏。--《晋书 荀顗传》(2)年龄问题司马懿党人中,基本找不到年轻面孔,除了凉州人傅嘏年纪尚轻,其余皆老迈不堪。王观、蒋济、孙资、刘放、孙礼皆是曹操的故吏,有些甚至是司空幕府(196-208)时代就被征召的旧人。太祖克冀州……既善之,又闻其说,由是遂辟(刘)放。--《魏书 刘放传》太祖平幽州,召(孙礼)为司空军谋掾。--《魏书 孙礼传》卢毓是名儒卢植之子,卢植是刘备的老师。年龄可想而知。卢毓字子家,涿郡涿人也。父(卢)植,有名于世。--《魏书 卢毓传》高柔是袁绍外甥,与曹丕平辈。司马懿更不用多提,彼时(249)已经年逾七旬。至于司马懿的亲家王肃,虽然年纪比司马懿略小些,当时也已逼近六旬。
丁谧|高平陵前夜司马氏党人小考!
文章插图
单从年龄上看,司马懿集团基本属于很典型的“元老院”,资历高,年龄长,门徒党羽众多,势力盘根错节。这群人物一旦勾结在一起,颠覆曹魏政权也就势所必至。后来的历史进程,也确实是如此发展。② 曹马两党的利益冲突曹爽代表着曹魏的保皇派,他们力主中央集权,搞君主专制。正始改制,针对的主要便是曹魏的元老势力。曹爽与夏侯玄在正始年间(240-249)曾发动诸多改革,矛头主要指向三点。即地方“大中正”侵夺中央人事权问题,州郡县三级的冗员弊政问题,以及奢靡之风与服饰僭越问题。但实际执行时,阻力重重,最终在门阀集团的干预之下,宣告失败。关于曹爽改革的具体问题,可以参考《魏书九 夏侯玄传》,非本文重点,不再赘述。如果说曹爽代表的是新贵势力,那司马懿集团代表的无疑是耆老勋旧。在这群元老们看来,家族利益、门阀利益远远高于国家利益。而彼时的“国家利益”,其实就是“曹家利益”。再加上曹爽试图延续三祖的“以法御下”制度,得罪了众多曹魏勋臣,因此引来旧贵族们的极端仇恨。比如蒋济,便公开宣称“日蚀之祸,始于曹爽改易制度”。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转改法度。会有日蚀之变,诏群臣问得失。蒋济上疏曰:“塞变应天,乃实人事。”--《晋书 日蚀》如果说谯沛系是军功集团,那颍川系(荀彧、荀攸、钟繇、郭嘉、杜袭、赵俨)便是谋主集团,而荆州系(208)、汉中系(215)因为归降较晚,均不成气候。司马懿为代表的河北系,则是曹魏阵营中最腐朽的政治集团。其门徒党羽甚盛,政治取向极端保守。(1)崔琰河北系作为袁绍的政治遗产,风气僵化腐朽,其中以崔琰(冀州清河)为代表,长期阳奉阴违,最终被曹操赐死(216)。有白(崔)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遂赐琰死。--《魏书 崔琰传》袁绍治下的河北门阀,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史不绝书。乃至曹操初平河北(204),便大搞轻徭薄赋,收揽民心。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王沈《魏书》(2)孙资、刘放同为河北系出身的孙资(并州太原)、刘放(幽州涿郡),三代受恩,入做宰辅。但在明帝病重(239),欲将辅政大臣之位授予燕王曹宇为首的谯沛亲贵之时,二人便立刻撕下面具,篡改明帝遗诏,将司马懿加入辅政大臣的名单,最终引发篡国大祸。(刘)放、(孙)资趋而往,复说止帝,(明)帝又从其言。放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笃,不能。”(刘)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汉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