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献中国④|小人物如何改变中国?| 影视公司

作者/王半仙
编者按
据广电总局消息,截止目前,已拍完和正在创作中的庆祝建党100周年题材电视剧作品已有近百部,形成“百年百部”的创作生产格局。
可想而知,随着建党献礼季的来临,六七月份的荧屏将成为献礼剧的海洋。这些重点剧目把镜头对准历史和人民,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有些剧集聚焦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描摹百年党史的恢弘画卷;有些剧集关心国计民生,讲述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有的剧集则重在展现某一群体或某一行业对国家的突出贡献。
都是同题作文,不同的创作者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到底什么样的剧才能为建党献礼?伴随着国力的提升和国民爱国情绪的激发,献礼剧的爆发不仅是政策引导的结果,更是市场的需要。今后,再“商业”的题材,都要想法设法讲好中国故事,奏响时代旋律。
鉴于此,娱乐资本论推出了“剧”献中国系列报道。整个系列报道将围绕“中国家庭”“中国百姓”“中国英雄”和“中国军人”四大主体,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献礼剧的创作背景、独特文本性和生产方法论,希望从业者能从中获得启发。
“国产电视剧里没有普通人吗?”
“IP+流量”的操作模式在影视圈盛行的那几年,小荧屏被神仙、官宦、校园的故事所充斥,讲述百姓民生的现实主义正剧和行业剧于夹缝中生存。
但随着影视行业正常创作规律的拨乱反正,以及主旋律大潮的来临,百姓故事的主流意识形态输出能力被正视,并且在“和普通观众生活贴近”这一方面得天独厚,成为影视公司开发主旋律剧集的优先选择。
类似《山海情》《鸡毛飞上天》《奔腾年代》等剧集在内的百姓群像剧,就在传递正向价值观的同时,做到了口碑市场双丰收。
不过在主旋律百姓剧的创作历程中,首先被明确的是,此类剧集所呈现的人物既不是妇孺皆知的伟人,也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在重大历史进程中,以群体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人物。
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ID:htysda)从此类剧集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五部剧,分别是《我们的新时代》《人生若如初见》《理想照耀中国》《星辰大海》以及《温暖的味道》,在和相关导演、制片人、出品方对话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在创作和制作上呈现出了相似的特点。
首先是主创团队自我肩负打破主旋律既定印象的任务,希望获得年轻观众的认可,客观上推动主旋律作品年轻化,符合当下的用户审美以及社会思潮。
同时也有着较高的“商业化”能力,在主旋律题材优势下选择符合商业规律的制作方式,以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平台对主旋律的购片倾向来获得收益。
“这是中国命运的十字路口。”
在被问到为什么要选择120年前的庚子年这一时间切面作为故事背景时,《人生若如初见》总制片人李捷文如此对娱乐资本论解释道。这部剧讲述了最早一批赴日留学的有志青年,在历史进程中改变国家命运的故事。
包括《人生若如初见》在内,主旋律百姓剧的创作主题都围绕着展现各个时期中国百姓精神面貌和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想要阐释这个主题,则需要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要么是中国重大历史进程的节点,要么是典型行业的重要发展阶段。
比如讲述中国外贸行业的主旋律都市剧《星辰大海》就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此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外贸行业在政策利好下快速崛起,剧情中女主角简爱以及外贸人的个人命运都和时代变化紧密相连。
而近期在主旋律大潮下兴起的单元剧,则更加需要斟酌单元的故事背景选择。《我们的新时代》共6个单元,傅斌星表示:“我们先确定一个行业主题,比如想要展现中国的工匠精神,在这个主题下缩小到飞机制造行业的钣金工,就有了《腾飞》单元。”
区别于以伟人为主角的主旋律剧集,和以家长里短为主题的家庭剧,百姓剧刻画的是有一定成就的普通人。“除了陈望道、邓稼先之外,我报出来的名字熊大缜、方大曾、雷金玉你知道他是谁吗?”在《理想照耀中国》总导演傅东育眼中,剧中40个单元的40个主角都不是英雄式的人物,而是平凡中见伟大的人。
在真实历史人物外,其他百姓剧所创作的艺术人物也遵循了同样的原则,“剧中留日的进步青年既非顶层人物,也非底层人物,能够把握到历史的脉搏,同时坚定自己的信仰,又能够对大历史推动起一定作用。”李捷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