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IoT大门上的鲁班锁:华为所铸的分布式安全( 三 )


本文插图
华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提出了核心的云帐号+设备访问凭据双认证解决方案 。 即用户在连接上新的设备时 , 这一华为设备会与华为手机之间产生一个密钥对 。 这个密钥对只在用户手机和配对设备中存在 。 在每次连接发生时 , 除了要验证云帐号之外 , 系统还要核实密钥对 , 双重保险之后用户才能控制设备 。 如此可以最大限度保障IoT设备之间 , 以及端侧设备群与云端账户的连接安全 。
此外 , 华为还在全场景设备中设置了家庭中枢设备的概念 , 在全屋智能设备上叠加一个中枢层 , 所有对家庭设备的访问都先经过中枢处理 , 以此在此提升了连接的安全等级 。
确保连接安全的方式 , 是尽可能丰富的互认体系与确认过程 。 而如何让丰富的确认不会影响连接的质量呢?那就是分布式技术的另一个故事了 。
数据之锁:标签存储与分级别调用
最后 , 我们来讨论一下数据 。
在多设备时代 , 数据将在不同的设备间流动和发生价值 , 那么如何确保数据被正确应用也就成为了问题 。 结合芯片级的安全系统 , 华为的思路是将数据进行标签化 , 按照重要等级分布存储到不同的区域 。
从数据的产生、存储到使用 , 全生命周期中数据都处在明文规定存储模式和安全等级的情况下 。 重要数据彻底执行隔离式保存和严格识别后的调用 , 以此来确认用户隐私得到了最完善、体系化的保护 。
银行不会把所有保管品都胡乱堆在一起 , 而是分门别类、体系化、等级化的保存——华为对待数据也是如此 。
门与锁的辩证
在分布式技术HMS、1+8+N全场景声名鹊起的日子里 , 华为其实还默默完成了IoT安全矩阵的构建 。 结合终端云的安全机制 , 以及开发者端的安全保证 , 最终构筑了层层勾连 , 环环相扣的安全互证和隐私保护机制 。
可以看到 , 在这套分布式安全机制里 , 华为思考了多设备必然存在的问题 , 并一一给出了安全应对方案 。 其中既有华为独属的芯片级安全能力、IoT连接能力 , 也有对多终端特性的巧妙利用和安全思路的更新 。
脑极体IoT大门上的鲁班锁:华为所铸的分布式安全
本文插图
围绕着分布式安全的一系列行动 , 其实华为的思路非常明确 。 用王成录博士的总结 , 就是让正确的人 , 正确的设备 , 调用正确的数据 。 三个“正确”交叠 , IoT就是一扇可以迅速洞开的全场景大门 , 而一旦出现偏差 , IoT世界就是一把无解的鲁班锁 。
门与锁的辩证 , 关键在于对人的理解 。 人需要什么样的体验 , 以及渴望着怎样的认证、识别与数据安全 。 在用户期待的平衡点上 , 华为围绕着一系列技术节点开始了安全体系的建造 。
IoT当然是安全的挑战 , 但有挑战的地方 , 往往是华为乐此不疲的所在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