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之于中国,就是一位敢于直视淋漓鲜血的勇士,用文字戳穿时代阴暗的先行者。1927年12月17日,《雨丝》周刊刊登了鲁迅先生的一篇《小杂感》,那篇文章写到:“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那么人们为什么只憎和尚尼姑,而不憎道士呢?
鲁迅|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文章插图
在鲁迅看来,和尚、尼姑是一群“厌世者”。“盛世盆满钵满,乱世明哲保身”。便是他们的趋向。
这里便不得不提到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了。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真正的中国特产,影响于下层人民远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间的神仙、禁忌也多与道教相关。
鲁迅|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文章插图
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当完整且严谨的理论体系,道教的理论则显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再次,佛教徒讲斋戒、讲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虽也讲虚静,但更讲采阴补阳、长生不老。如此不讲苦行的理论,自然容易获得中国一般老百姓的欢迎。
而且,佛教讲求舍身求法,普渡众生,而道教讲白日飞升,追求自己长生,未免显得更重实利,更符合人们利己的本性。
鲁迅|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文章插图
在当时中国在遭受屈辱,对外来的东西都非常反感,鲁迅先生是拿和尚,尼姑来比喻外来的事物,因为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此理\"是指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
鲁迅|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文章插图
这句出自于鲁迅先生《小杂感》中的话,似乎从一出现争议就有很多,其实孰是孰非,只能说和鲁迅先生当时面对的境况有很大的关系。道教洒脱,佛教修庙建寺,导致人们对它的感觉难免会不那么纯粹,至于别的理解,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