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一炉千年不熄的三晋窑火

白釉|一炉千年不熄的三晋窑火】本刊专稿 介子平
白釉|一炉千年不熄的三晋窑火
文章插图
一、山西瓷器业的记忆碎片
山西制瓷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且遍布于全省 各地,地位却不显赫。后人曾在平定窑、浑源窑、榆 次窑等处发现过大量隋唐时期属北方白瓷系列的白釉 碗碟。
北宋时期,曾在太原设立过官窑。1936 年,在太 原坝陵桥一带曾发现瓷器仓库一处,内藏瓷器百余件, 并伴有“大宋河东路窑场”的铜印一枚。太原瓷家陈 格曾制造出一种“交釉瓷”,其花纹搅拧,灰白相间, 犹如木之年轮,故又曰“木理纹瓷”。此时,山西瓷 窑已分属于定州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系统。元 代霍州窑有匠名彭君宝,始效仿定州窑,后推陈出新, 青出于蓝,终创出了“新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霍 窑”或“彭窑”。这一时期,煤炭的普遍使用为山西制 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大名窑皆布周边, 而如介休洪山窑这样的出品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平,毫不逊色于入围者。
近代以后,随着高岭土被发现及窑口的相继设立, 山西的瓷器产量有所增加。光绪三年(公元 1877 年), 晋城县窑儿村发现瓷土,至光绪十一年(公元 1885 年), 瓷器已成为该县大宗输出品。较之外省出产,山西瓷器 多为粗瓷品,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其进步仅是数量上的。 另外,山西的陶器窑口更是量大,除晋北右玉、怀仁两 县的碗坛缸瓶等销往绥远外,其余均在本省到
1936 年抗战前夕,全省有陶窑 123 户,分布于 临汾、潞城等 25 县,年产各类陶器 263.7 万件,产值 9019 元。瓷窑则有 217 户,分设于介休、平定等 48 县, 其中保晋公司阳泉铁厂附属瓷厂、西北窑厂、工业专 门学校三家为官窑。为鼓励细瓷生产,1918 年山西工 业试验所窑业部设立了细瓷部,并由景德镇聘请两位 技师前来指导生产。当时瓷土的来源是在太原西山冶 峪、东山的孟家井,还有静乐等地,成品是一些日用品。 保晋公司阳泉铁厂附属瓷厂的细瓷产品曾于 1929 年在 上海举办的国货展览会上获得优质奖。1933 年,西北 实业公司在太原大北门建立的西北窑厂,采用了先进 的“倒焰窑”生产工艺,月产 3 万件日用细瓷。1936 年, 全省瓷器生产总值为 22.2 万元。
二、介休窑薪火相传千余年
2004 年 6 月 17 日,介休市老城南街在旧城改造 工程中发现一处古瓷窑遗址。坑中散布着大量的瓷片 和窑具,可以确认为古代的一处烧瓷窑址。大楼基础 距今地表深 6 米,地表 2 米以下即为古瓷窑烧造时期 的堆积,堆积厚约 4 米。
采集到的标本以白瓷为多,兼有黑瓷,还发现有 少量红绿彩。白瓷以施化妆土者为主,分印花与素白 两类。印花者所占比例为大,但花纹多模糊,都是在 青坯上印花而后施化妆土再施透明釉入窑烧成的。通 常概念上的白瓷黑纹式介休窑器物此次未发现。黑釉 器物中有罐、盆、碗等,虽历经数百年、釉色依然黝 黝乌亮。黑釉中的油滴釉器物,油滴作不规则析出, 有的还在黑花间划以筋脉纹样。
虽是烧瓷窑址,但发现瓷片处为一座楼宇之一角, 开挖范围十分有限,所以尚未发现窑之炉口。从介休 城南门外旧时堆积得比城墙还高的灰渣山判断,隐约 可感觉到它的规模。而位于县域东南狐岐山下洪山镇 介休窑的名气却实在不小,它曾是宋之九大名窑之一。
九大名窑之说名实相符。1957 年,当地因进行水 利建设而发现了介休窑宋窑遗址。从遗址看,其以白 瓷烧制为主,兼烧黑瓷、白釉黑花瓷和褐彩瓷等。早 期白瓷器物胎体厚重,晚期则趋薄,有薄胎印花碗、 盏等。偶尔拾得的一些精细白瓷,胎质细腻、透亮, 敲击清脆如罄,几乎可与现代白瓷媲美。
白瓷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剔花等,纹饰布局 完整,线条清晰,与定窑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不似 定窑产品那样太讲究均衡对称。常见图案装饰有缠枝 花卉、折枝叶纹、婴戏牡丹等。器物普遍敷以化妆土, 纹饰部分因用料较多而凸起,高出釉面。此外盘、碗 内心露胎五角、六角纹者亦不少,还有一种白地红花 的划花装饰,也为特色品种之一。
窑址不远处,是晋中名泉--鸑鷟泉,俗称源泉。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石桐水北流而注入汾”的记载, 此泉早先叫石桐水。泉侧建有源神庙,庙中立有一块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立的《源神碑》,碑阴题有“瓷 窑税务任韬”的署名。石碑昭示,只有当时的烧制技 艺很发达,才会引起官府重视,才会在此设官课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