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呀看花灯,看的什么灯?大宫灯,红彤彤;走马灯,转不停;金鱼灯,摇尾巴;金灯银灯五彩灯,一盏一盏数不清……”赏花灯,是从春节到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动。中国的花灯自西汉开始,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它的形、色、质、彩,记录了中华民族用火文明的历史轨迹。一盏盏饱含劳动人民创意与智慧的花灯,不仅烘托起浓厚的节日氛围,也寄托着国人祈福求祥、追求浪漫的生活理想。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从宫廷走向民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楚辞》中便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描写,这里的“镫”就是“灯”的繁体字。春秋战国时期,照明用的油灯开始出现,此时的灯主要指青铜制作的灯台。但是光有灯台无法解决火焰被风吹灭的问题,于是古人在火焰周围加了一圈保护层,只在需要照明的地方放开一个口。我们在汉代出土的青铜器长信宫灯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个特点。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丝绸纺织技术的提高,既可以透光又可以遮风的灯笼逐渐被发明出来。明代徐炬在《新镌古今事物原始全书》中写道:“灯笼一名‘篝’,烛燃于内,光映于外。”“篝”字最初指竹篓。从字形不难看出,它是一种用竹条编成、周身布满网眼儿的器物。《南史》记载:“壁上挂葛灯笼。”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原始雏形。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原始的灯笼发展成为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西汉时期,有一年,大病初愈的汉武帝想感谢太一神,便命人在甘泉宫修建祭坛,于正月十五在宫中彻夜燃灯,祭祀太一神。后来就演变为元宵节点灯的习俗。还有一种说法是与宗教信仰相关。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笃信佛教的汉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便命人这天夜晚在宫廷和寺院燃灯。无论哪种说法,元宵节观灯的习俗最早都来源于宫廷,到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大众的节庆活动。汉代祭祀、礼佛使用的精美灯品,以及在正月十五燃灯的习惯,作为元宵节的重要习俗被保留下来。
兴起于汉代的花灯,在唐宋时期最为兴盛。在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唐代,皇帝不仅是元宵灯会的决策者、倡导者,也是积极参与者。唐玄宗正式制定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放灯三日的制度。在这三天国家法定节假日里,不仅各官署停止办公,就连保卫皇宫的金吾卫也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尽情观灯游乐。显赫的富豪宅第纷纷斥重金搭彩楼,“盛造灯笼烧灯”。甚至连邻国的皇室也知道大唐皇帝的喜好,每逢元宵节便进贡一批珍奇灯品。
到了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赏花灯活动仍因得到皇家的大力倡导而进入繁盛时期。南宋诗人陆游曾两次观赏临安的灯市,留下了“笙歌灯火连夜明”的名句。描写元宵节花灯盛况的最著名篇章莫过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难看出,当时的元宵灯会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样式繁多的花灯争相竞秀,一派热闹的景象。
明代兴起了燃放河灯的风气。元宵佳节,秦淮河河面上燃放水灯万盏,场面十分壮观。明代的商业已经十分繁盛,灯市成为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充分表明民间对花灯的需求之旺。清代宫廷虽不再举办官方的灯会,但民间元宵节赏灯、贩灯的习俗依旧。此时的花灯已经完全从宫廷走向千家万户,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
充满匠人智慧
文章插图
泉州花灯
文章插图
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元宵节特种邮票。第二枚“赏花灯”包括了鲤鱼灯、荷花灯、走马灯、气死风灯等经典灯笼样式。
花灯艺术综合了剪纸、绘画、雕塑、建筑、皮影、刺绣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可谓集百工事于一灯。经过历朝历代无数能工巧匠的细心之作,花灯的题材不断丰富,品种日益增多,制作工艺也越来越讲究。到了明代,中国的花灯基本形成“京”“苏”“福”“粤”四大流派。“京”指京城,“苏”指江苏苏州,“福”指福建泉州、福州,“粤”指广东潮州、佛山。从种类上看,花灯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 民俗文化|【图说故事】探访花灯手艺人 点亮非遗创新路
- 寒亭区|放在地上是花灯,飞到天上是风筝
- 非遗|「图说故事」探访花灯手艺人 点亮非遗创新路
- 宋锦|花灯制作 宋锦祈福 来弥陀寺“闹”一场“宋韵元宵”
- 点亮|闭幕式开场表演《点亮》:雪花花灯与大雪花互动
- 花灯|高清大图!北京冬奥会闭幕式11个难忘瞬间
- 开幕式|好美!开幕式雪花火炬来到了闭幕式 小朋友们一起点亮雪花花灯
- 沙晓岚|荧幕中的AR中国结给雪花火炬台“穿上”新衣,流光溢彩。这样的设计传递了什么理念?
- 小朋友手持雪花灯笼点亮未来
- 猜灯谜|鼓楼区南京脑康中医院工会举办“扎花灯猜灯谜”元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