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长|佳山对话? 高云( 二 )


用高云自己的话说 :那是我一生的转变。
果然,接下来,年纪轻轻的高云,成果就接连不断了 :
1975 年,19岁,国画《时时刻刻》首次入选江苏省青年美术作品展 ;
1978 年,22岁,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成为南京艺术学院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子 ;
1981 年,25岁,出版第一本单行本连环画《灯花》,发行二十万册 ;
1982年,26岁,南京艺术学院毕业,毕业创作长卷《植物节》被南京艺术学院收藏。分配至江苏人民出版社美编室工作 ;
1983 年,27岁,应约创作《罗伦赶考》,在《连环画报》发表 ;
1984 年,28岁,作品首次赴国外 (瑞士) 展出,获集体特别荣誉奖。
1985年,29岁,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6 年,30岁,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一等荣誉奖。作品赴英国展出。
等等等等。成名真的很早啊! 我又想到我自己了。
30岁的我,虽然已经开始了文学写作,但是仍然懵懵懂懂,仍然是浑浑噩 噩,只顾埋头写字,不知道方向在哪里,那个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奖”字, 还远在天边呢。
一个这么早起的人,碰到我这样一个相对迟缓的人,也是一种奇妙的平衡,相遇或许就是一种互补。
还是回到高云这里吧。
从17岁到30岁,13个年头,高云已经跨越了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跨越的宽度,达到了许多人极尽全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
可以想象,少年得志,风华正茂,年轻的高云该是如何的意气风发,如何的壮志凌云。
是的,成名要早。高云果然早早地成名了。
成名早当然是好事,谁不想早早成名。可是成名早,也是一个负担,也是一种压力,30岁的高云,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么走,走得如何,这是摆在年轻的高云面前的难题,是伴随着名气和荣誉一起来的难题。
成名早,创作量大,获得荣誉多,容易产生自满,产生审美疲劳;才华和精 力的过度消费,也会自我厌倦;如果不能创新,没有后劲,也许早早的,起点就是终点了。
我们且看高云如何面对成名早。
高云是淡定的。
也许他的名字里有个云字,成名后的高云云淡风轻。
因为云淡风轻,所以,早起的高云,又变得“迟缓”起来。高云有几个迟。
画了40多年,作品无数,按理说,在业内办高规格的个人画展是顺理成章 的事情,可是几十年来高云唯一的一次画展,却是办在社区的民间美术馆,直接面对百姓,践行了以精品奉献人民的理念。他在业内的正式个人画展,却迟迟没有来到。
画了40多年,获奖无数,出版个人画集应该也不是一件难事,可是高云一 直在推迟,一直到2014年,也就是他拿起画笔后的第41个年头,他人生中第一本个人画集才正式出版,高云集40年之积淀,不急不忙,缓缓而行,为的是给自己一份留得住的、经得起看的记忆。
画了40多年,好评无数,但是高云出手始终谨慎,他始终让自己处于“不 满意”的状态之中,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不求速成......
所以,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打量高云,早起的、早成名的他,同时又是淡定的、迟缓的。我想,这种节奏,正是来自于他的自信。他从来没有停步,从来没有放弃探索,他一直在努力,在创新,所以,在高云这里,没有疲劳,只有铆足的干劲,只有不断发生的变化和保持不变的初心。
我终于要说到高云的画了,这是我想避开却又避不开的话题。
我之所以想避开,是因为我不懂画,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对高云的画作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之所以又避不开,则是因为高云的画,触及了我这个不懂画的外行的心灵和灵魂。
高云的画,多以人物为题材,人物大致有两种,古代的和现代的。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始终贯穿在高云所有画作中的,我觉得有两个字 : 讲究。
讲究是风格,讲究是习惯,讲究更是灵魂。
高云是个讲究的人,穿着永远得体,脸上永远是谦和的微笑,咖啡要喝自磨的,红酒要讲究酒庄和年份,白酒也有他的标准......
通常都说,艺术来自于生活,而我对高云的感觉,却是一种倒置的印象,我觉得高云对于生活的讲究,恰恰来自于他对于艺术的讲究,是艺术的讲究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艺术的讲究,渗透了他的人生。
高云女性题材的《魂系马嵬》,这是一个千古悲剧,可是这个千古悲剧在高云的画中,体现出来的却是沉默和平静 :红衣禁军的怒,压抑在沉默中,白衫杨贵妃的悲,埋伏在平静中。完全可以直表胸意、淋漓尽致的大悲,它的展示手法却是曲折的,有着充分的内在张力,是深层次的,是一股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强大的暗流,因此,它会比表面化的大悲大喜,更能够一击而中人心。这幅作品色彩的运用,更是体现了画家的精心设置,将对题材的思考,对故事的审视,对历史的反思,融入了奇异惊艳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