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史说|小心火烛”技术匮乏的古代人如何防火、治火?,“天干物燥】
澳洲的大火至今让人触目惊心 , 面对天灾我们能只能尽力去应对 , 这些年来关于祖国的森林大火我们也屡见不鲜 , 那些奔走在灭火一线的战士为我们付出了许多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 我们预防火灾的能力越来越强 , 卫星实时监控 , 护林员全天候值班 , 给了我们每天平安的守护 , 现如今科学是我们对付火灾强大的武器 。 那么技术匮乏的古人该怎么应对火灾 , 又是如何处理消防的呢?
古代的房子 , 穷人是茅草屋 , 富人是木制结构 , 现存的故宫和各种楼阁小院大多都是木头做的 , 易燃的木头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呢?你是否有许多的问号?今天就带你看古代人如何防火、治火 , 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 。
文章图片
古代防火的必然性
在开始正题之前 , 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 , 为什么大多数我们看到的古代建筑是木制的 , 明明知道木制结构容易起火 , 为什么不用石头盖房子 , 像欧洲人一样 , 建造城堡那样的建筑呢?在没有查阅资料之前 , 我和大家一样 , 虽然好奇 , 但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了解 , 为了满足广大网友的好奇心 , 今天干货奉上 。
其实古代我们祖先 , 大家都知道生活在黄河流域 , 黄河在华北形成的冲击平原 , 导致那时候山西 , 陕西和河南有大量的森林覆盖 , 人们就地取材 , 就开始了木制时代 。 再加上我国本土没有火山 , 西方在火山灰中发现了早期水泥 , 拥有了粘合石头的粘合剂 , 所以中国初期是以木制为主的 。
中原地区缺乏大型采石场 , 中国又以陆路交通为主 , 导致石材的用输成本较高 。 加之长期的应用使得古人在木制上建立了全面的技术手段 。 虽然古人对于建筑得心应手 , 但是火灾也是难以避免 , 从古至今火灾一直有 , 年年有 。
且不说二十四史 , 《资治通鉴》有数不清的山林火灾记录 , 翻开各种地方志里面关于山林火的记载简直多如牛毛 。 诸葛亮说:“我平生专善火攻” , 人工玩火 , 也不知道他们那个时候是怎么浇灭的 。 你看整部三国放了多少次火 , 至少得抵一个亚马孙雨林那么大了吧 , 最著名的莫过于晋文公焚绵山 , 不是还烧死了介之推 , 烧出了寒食节 。
文章图片
我国古代火灾记载最科学的一本书 , 是明末清初毛奇龄的《杭州治火议》 。 他晚年回到杭州老家 , 深感火灾一直困扰着各地百姓 , 官民苦不堪言 。 他曾经询问当地居民遇到过多少次火灾 , 文中写到:“即中年者亦必答曰:予生若干次矣 。 其最侥幸者,亦必树一指曰:惭愧,已一次矣 。 从未有云无可者 。 ”
一次或多次 , 足可以看出火灾发生的频率 。 为此 , 毛奇龄潜心进行社会调查 , 写成《杭州治火议》 。 面对火灾 , 古人的智慧
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烧陶业蓬勃发展的时候 ,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中 , 已经把烧陶区和生活区分开 , 其中有一个考虑就是防止引发火灾 。 商周时期,中国就有了比较成熟的防火理论 。
【【天涯史说|小心火烛”技术匮乏的古代人如何防火、治火?,“天干物燥】】古人对《易经·既济》有比较玄学的理解“水在火上,既济 。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 ” , 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防火思想 。 战国时期韩非子的经典名言 , 人们只知道“千丈之堤,以峻蚁之穴溃 。 ”其实它还有后半句:“百尺之室,以突隙之嫖焚 。 ”我们也看出古人对火灾的重视性 。
《甲骨文合集》记录了商代武丁时期 , 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三座粮仓 。 这是有文字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 。 据《周礼》记载 , 周朝设有管理火政的官员:司烜、司爟 。 那个时候就有了“天干物燥 , 小心火烛”这句名言 。
周代作为奴隶制最成熟的一个朝代 , 在都城以及重要城市都有设有官员来提醒百姓夜晚熄灯 。 就像电视中有一些区别 , 他们不会走街串巷 , 敲锣打鼓去 , 而是站在城墙上的大钟旁 , 用大木棍去敲钟 。 大半夜的忽然一阵钟声 , 有没有一丝慌张?
- 西游故事多|燃灯与观音下跪为他求情?镇元子不小心说漏了嘴,孙悟空有啥本事
- 天涯看点历史|也坚持不回国的清华天才林烨,现怎样了?,那位宁可帮美国造导弹
- 天涯看点历史|为什么飞贼变少了?专家:你也不看看当时屋顶上有啥,西汉时期
- 天涯看点历史|离世时何鸿燊亲自扶灵,用一句话高度评价,他是赌王最愧对的人
- 天涯看点历史|83岁老人看得眼泪直流:这就是我啊,一张娃娃兵照片走红网络
- 天涯看点历史|晚年却沦为乞丐,临终时1句箴言点醒世人,富家女影坛闯出一片天
- 天涯看点历史号|也不是鲁智深,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他,历史上活捉方腊的既非武松
- 谈康健养生|小心细菌全吃进肚子里去了,赶紧改掉坏习惯!,这么洗碗
- 天涯看点历史|放到现代比姚明还高?汉朝出土的尺子给出答案,武圣关羽身长九尺
- 新闻晨报| 警惕!看到这样的黑色手袋要小心,已多名年轻女性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