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化旅游资讯|省级非遗项目——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

【渭南文化旅游资讯|省级非遗项目——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
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
(省级传统手工技艺非遗项目)
潼关万盛园酱菜属于潼关酱菜古老品牌的代表 ,酱菜虽属普通食品 , 各地皆有 , 但潼关酱菜与众不同 , 色泽红黄透亮 , 口感酥脆香甜 , 适合下饭 , 有着独特的风味 , 享有"十里放香"之美誉 。 潼关酱菜诞生于清代道光年间 , 在光绪时列为贡品 , 亦称“厅筘” 。 相传 , 由山西临猗人在潼关经营蔬菜和酱制品时 , 因鲜笋久存不易 , 将其泡入酱缸 , 偶得其法 。 后经过几代酱业老前辈的潜心钻研 , 形成了完整的酱菜酿造工艺 , 其产品咸中带甜、酥脆香甜 , 驰名中外 。 1915年(民国四年)贵州茅台酒和潼关酱菜同去参加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 。 当时盛有潼关酱菜的竹篓不启封却酱香扑鼻 , 引起众人垂涎 , 故潼关酱菜荣获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 誉满华夏 , 名扬四海 。 2007年 , 万盛园酱菜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 , "万盛园"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
渭南文化旅游资讯|省级非遗项目——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
本文插图
潼关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 , 是陕西东边的名关重镇 , 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年代 , 这里水旱码头热闹异常 , 东西往来者络绎不绝 , 因而潼关酱菜早在二百多年前 , 便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 , 许多人为能买到潼关酱菜赠送亲友为快事 。 1924年7月 , 鲁迅先生与津京文化名人10余人 , 赴西北大学讲学 。 专程来潼关品尝当地特产 。 据《鲁迅日记》载:"午抵潼关 , 买酱莴笋十斤 , 泉一元 。 " , 回京后大多分送亲友 , 一时传为佳话 。
渭南文化旅游资讯|省级非遗项目——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
本文插图
万盛园酱菜是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特色食品 。 腌制的盐笋必须是以潼关当地河道中生产的铁杆笋为原料 。 这种笋成熟后不空心 , 皮硬肉脆不变形 。 除了得益于独特的水土自然条件外更重要的是酿造工艺独特 , 用料考究 , 作工精细 , 酱香浓郁 , 其工艺流程主要由:刮皮、剁节、选料、盐水浸泡、存放保管、清水拔盐、第四道酱、第三道酱、第二道酱、第一道酱、熟后封存、清洗、包装、灭菌、检验、出厂等步骤 。 2009年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2011年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万盛园酱菜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
渭南文化旅游资讯|省级非遗项目——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
本文插图
来源丨潼关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