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诸葛亮借东风的败笔,你知道吗

文/格瓦拉同志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成一副全知全能的神人形象 , 然而过度渲染、美化诸葛亮 , 非但没让他的形象变得完美 , 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 让读者对其产生厌烦心理 。 其实 , 《三国演义》中这样的败笔很多 , 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后的一系列“神奇”表现(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 , 则堪称最大败笔 。
【爱历史】诸葛亮借东风的败笔,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爱历史】诸葛亮借东风的败笔,你知道吗】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美化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 , 孙权之所以跟刘备联合抗曹 , 是因为诸葛亮使用“激将法”的缘故 , 其实这个说法严重背离史实 。 因为《三国志》、《资治通鉴》都清楚的记载 , 在诸葛亮出访江东之前 , 孙权便已经接受鲁肃提出的“联刘抗曹”建议 。 鲁肃之所以能说服孙权 , 是因为给他讲清楚一个很残酷的后果 , 即如果孙权投降曹操 , 只会是死路一条 。
【爱历史】诸葛亮借东风的败笔,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
不仅如此 , 为了凸显诸葛亮辩才极佳 , 罗贯中还编造了“舌战群儒”的桥段 , 让众多江东名士在诸葛亮面前丢了丑 , 虽然看上去相当精彩 , 却跟史实谬之千里 。 实际上 , 这些人的确是主张降操 , 不过在孙权坚定联刘抗曹的决心后 , 便再没敢提出反对意见 , 更不会再跟诸葛亮辩论 。 更何况 , 罗贯中为诸葛亮所设计的“舌战”戏 , 不过是凭气势谩骂对手罢了 , 哪里有以理服人的成分?
罗贯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谋略如神、胆识过人 , 又为他编造了“草船借箭”的桥段 。 在这个故事中 , 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 , 便限令他在3天之内要造出10万只箭 , 并恐吓他一旦失期便会被斩首 。 没想到诸葛亮欣然受命 , 并在3天后果然将10万杆箭交到周瑜手中 。 原来 , 诸葛亮利用满天大雾当做掩护 , 用草船从曹军那里“借”了10万杆 , 获悉原委后 , 周瑜自叹不如 。
【爱历史】诸葛亮借东风的败笔,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其实是孙权
其实 , 草船“借”箭在史上确有其事 , 但主角却是孙权 , 而且时间也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 。 据《三国志》记载 ,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公攻濡须 , 权与相拒月余 。 权乘大船来观军 , 公使弓弩乱发 , 箭著其船 , 船偏重将覆 , 权因回船 , 复以一面受箭 , 箭均船平 , 乃还 。 ”可见 , 孙权原本是乘船勘察敌情 , 结果在不经意间创造“借箭”的神话 。
“草船借箭”之后 , 紧接着便是妇孺皆知的精彩桥段-“借东风” 。 在这个捏造的故事中 , 周瑜跟诸葛亮设计出火烧曹营的计策 , 但苦于联军驻屯于长江南岸、曹营位于北岸 , 唯有借助东南风才能完成这条妙计 , 可当时正值冬天、盛行西北风 , 火攻之策安能实施?正当周瑜一筹莫展之际 , 诸葛亮登坛做法 , “借”来三日三夜东南风 , 才帮助他成功地施行计策 。
【爱历史】诸葛亮借东风的败笔,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诸葛亮借东风纯系子虚乌有
其实 , 东风是长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 , 长期操练水军的周瑜不但明白这一点 , 而且还能准确地推断出何时起风 , 并利用它实施火攻 , 哪里用得着诸葛亮去“借”?而且 , 就算是“借”东风 , 主角也应该是更加熟悉长江地理、天文知识的周瑜 , 而不是诸葛亮 。 这一点 , 唐代大诗人杜牧便曾专门写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
罗贯中最大的败笔 , 无疑是为了美化诸葛亮 , 从而编造出“三气周瑜”的桥段 , 将周瑜塑造成一位鼠肚鸡肠、阴暗残忍的恶人形象 。 其实 , 历史上的周瑜不仅长相英俊、风流倜傥 , 在江东有“周郎”的美称 , 而且胸襟开阔、见识深远(“长壮有姿貌”、“性度恢廓”见《三国志·卷五十四》) , 绝不是一个心胸狭隘 , 喜欢狭私报复的小人形象 。
【爱历史】诸葛亮借东风的败笔,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周瑜的历史形象其实非常光明、正面
周瑜不仅长得帅、脾气好 , 而且精通音律 , 对音乐很有研究 , 甚至在酒酣耳热之际 , 依然能察觉到奏乐者些微的差错 , 并立即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 , 这便是“曲有误 , 周郎顾”的出处 。 就以上史实来看 , 周瑜的形象不仅非常光明、正面 , 而且比诸葛亮更有魅力、更可爱 。 但是 , 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 , 便拼命地丑化周瑜 , 这样做非但不能让诸葛亮看上去更完美 , 反而显得他面目可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