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欢|唐朝时期的“佛道”之争,是信仰的争执,还是利益的较量( 三 )


顾欢|唐朝时期的“佛道”之争,是信仰的争执,还是利益的较量
文章插图
但唐初统治者也清楚,佛教在隋代曾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作为隋末农民起义的信号,是610年弥勒信徒发起的突击端门事件;612年陕西凤翔沙门向海明聚众数万人,河北唐县宋子贤拥众千余家,也用“弥勒出世”号召群众,武装暴动。唐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军围击洛阳王世充,需要联合少林寺僧众;武德五年(622),李渊在马邑(山西朔县)沙门中,募兵二千余;江南禅僧密、集,与叛军乱民混杂在一起,情况更加复杂。因此,新王朝要巩固自己的政权,简单地打击佛教或扶植佛教,显然都不合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没有任何一个教派可以从头到尾获得支持的。道教和佛教,更像是跷跷板上的两个人,谁高谁低都不行,达到动态的平衡,才是统治者最想看到的。四、 唐代佛道之争的结局佛道关系既不是单纯的两教关系,佛道政策也不是单纯的两教政策。隋唐时期,佛、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与儒家形成鼎立之势,进入三教鼎立的时期。在此现实形势下,唐初统治者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把恢复儒学和发展经学始终置于首要地位。在他们看来,宗教神学必须严格服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
顾欢|唐朝时期的“佛道”之争,是信仰的争执,还是利益的较量
文章插图
唐高祖就说:“父子君臣之际,长幼仁义之序,与夫周孔之教,异辙同归;弃礼悖德,朕所不取。”(《唐会要》卷四七)武德七年,下诏兴学,指出:“沙门事佛,灵宇相望。朝贤宗儒,辟雍顿废。王公以下,宁得不惭?”(《册府元龟》卷五十)唐太宗即位之初,便立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之士于殿内讲论经义。他表示:“朕今所好者,唯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卷六)。贞观七年,命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又命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统一儒学。贞观八年,文德皇后对太子说:“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在唐初统治者看来,佛、道都有对国家不利的一面,但又有可借以利用的一面。就可利用的一面说,佛教有助于“治化”,发挥哲理优势;道教则可神化宗祖,抬高皇室,打击旧贵族势力。道教若否定佛教在“治化”方面的贡献,佛教若攻击道教之宗祖,对他们来说都不能容许。唐初统治者寄希望于佛、道的,是要它们从思想上配合儒家,为巩固李唐王朝做出贡献。
顾欢|唐朝时期的“佛道”之争,是信仰的争执,还是利益的较量
文章插图
结语佛道之争,其实就是当权者控制下的利益之争。在不损害当权者的统治下,在尊重文教儒家思想的前提下,道教和佛教表面上,进行的是信仰之争,实际上,还是利益的冲突所致。至于哪一教能够占上风,完全取决去当权者的需要所致。唐朝初期道教发展对唐朝执政有利,便大力推行道教。当统治巩固,便推行佛教来控制思想,道教则成为制衡佛教的手段。然而正是佛道之争,结合文教儒家思想,创造出了更加灿烂的盛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