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古代的酒礼与酒俗之说,古人“温酒”又有什么讲究?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唐·杜甫《漫兴》 在中国的文化中,“酒”作为一种饮品伴随着千年文化同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酒作为一种文化,它有着自己的历史。李白举杯与明月畅饮,饮下自身的凄凉;苏轼把酒问青天,以饮对亲人的思念;欧阳修千杯会知己,饮出友情的珍贵;曹操饮酒当歌,饮尽人生几何的苍凉。
在这小小的酒杯中,有着数不尽的含义,多少文人墨客、侠客之士以酒为伴,勾勒传奇一生。在这千年的酒文化中,留有“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可以看出古人喝酒多为温酒,那么,这又有着怎样的文化渊源呢?
讲究|古代的酒礼与酒俗之说,古人“温酒”又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一、起源传说
首先,来了解一下酒的起源。最古老的造酒传说是流传民间的“酒星造酒”,古人将酒作为上天对人们的恩赐,可见酒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酒星”是古人的一种想象,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认为人世间所有美好的一切,都由上天赐予,于是就产生了“酒星造酒”的神话。
除“酒星造酒”外,我们熟知的杜康也是造酒的起源之人。相传,杜康有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到一个老翁对他说:“你以水作为引子,粮食为主料将其泡入水中,在第九天的酉时每人向水中加入一滴血,完成之后,尝尝它的味道,便知其美味。”
杜康醒来后,按照梦中老翁的说法一步一步的制作起来,等到第九天的酉时分别找了书生、将军和乞丐的三滴血加入其中,这样就制作完成了。
杜康又想到,它在第九天的酉时制作,又含有三滴血,于是就取“九”的同音,写作“酒”。杜康造酒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酒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可撼动,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酒文化中的“礼”其实也大有说道。
二、酒礼与酒俗
当然,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在酒文化上必然也会很有讲究。
讲究|古代的酒礼与酒俗之说,古人“温酒”又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1.酒礼
讲究|古代的酒礼与酒俗之说,古人“温酒”又有什么讲究?】西周以前,有了酒的同时“酒礼”也伴随着产生,由于技术问题,酒的产量极少,一般的平民百姓肯定是喝不上酒的,只有在重大的祭祀典礼上,少部分人才可以按照规定饮酒,而且喝酒前必须先敬于神仙,以某种程序表示对神的尊敬,这便产生了“礼”。
西周时期的酒礼十分的严格,规定酒是为了祭祀神灵而出现的,只有祭祀时才可以喝酒,若擅自饮酒,严重者会处以死刑。这时的酒代表着神灵,可见其神秘与庄严。
秦汉以后,礼乐文化得以发展、传承,为了保证酒礼的实施,甚至设有执掌造酒及有关政令的官员,酒文化的色彩愈显浓烈。
2.酒俗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礼乐制度慢慢的失去了强有力的约束,酒礼也发生着变化,酒开始融入普通百姓的身边,不再是贵族独有的特色,酒礼伴随着民风、民俗的汇入,逐渐发展成了酒俗,这时的酒已经可以被世人共享。
再者,加上节日、时令的产生,酒与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每逢过年过节,酒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这时的酒代表着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讲究|古代的酒礼与酒俗之说,古人“温酒”又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在古代,与时俱进的酒逐渐代表着更多的情感,正月初一祭祖时酒是不可或缺的,代表对先人的怀念;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在坟前酹酒致奠,以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端午节时,饮用雄黄酒达到辟邪、解毒的目的;重阳节时,饮用菊花酒,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总之,酒即为礼、酒即为俗。伴随酒文化的兴起,酿酒的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改善,但与现代还是无法相比的,这就使得古人,与我们的饮酒方式略显不同,其中温酒最受古人欢迎。
三、温酒的讲究
1.温酒的种类
总的来说,古人的温酒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将温酒壶放入热水中,待酒壶受热后再倒入酒,依靠水温将酒加热。第二种是把酒倒入热酒器皿中,用微火缓慢加热;还有一种是把酒倒入热饮料中,使得酒与其混合升温。三种方法最终都将酒加热到30℃左右即可饮用。
2.温酒的器皿
当然,古人对热酒的器皿也是相当讲究的。器皿的材质多为铜、铁、陶瓷,古人还知道长期使用锡壶温酒会产生有害物质,最多用的是陶瓷制品,爱美的古人还会对瓶身加以美化、修饰,用这样的器具喝酒,更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