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不问出处
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大泽乡起义那一声震耳欲聋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荡了多少有志之士的澎湃心湖,从此天下问鼎逐鹿,不再问出身贫富。
细数历史上的贤人君子、王侯将相,甚至帝王至尊,亦有不少是起于贫寒窘迫的家境。出身不能限制一个人的高度,但努力却可以决定才华的程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文章插图
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世界级极高荣誉的奖项,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也都是百年难有的人才。而我们中国就有很多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医学奖屠呦呦、文学奖莫言、物理学奖杨振宁等等。
在一档节目中,有幸请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两位老人。两位都是各自领域的大佬,这次的碰面交流也给节目添光增彩。在节目中,杨振宁说到莫言出身,莫言机智回应,网友直呼:真给中国人长脸。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莫言是农民的儿子,历经人世百态,吃过无数风霜苦头。而杨振宁出身书香世家,父母都是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天之骄子的杨振宁一生顺风顺水,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优渥的经济条件都对杨振宁的求学之路有莫大的帮助。
杨莫两人的初次见面
一位是科学界的泰斗,一位是文学界的巨擘。杨振宁与莫言的同台交流肯定是备受瞩目。在节目中两人都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科研道路,并且对青少年给予了肯定与鼓舞。
不过节目中也有一点是备受争议的。节目期间,杨振宁向莫言提出来一个尴尬的问题:“我是大学教授的儿子,你是农民的儿子,你我出身不同却站在了相同的颁奖台上。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吗?”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一般在公共场合是不宜直接谈论对方出身和背景的。尤其是对方出身贫寒讨论此事更显得是对当事人的不礼貌和不尊重。而杨振宁在节目上不拘小节地直接拿两人充满悬殊的出身进行比较,多少显得有些尴尬和刁难。
而镜头转向莫言时,却见莫言坦荡沉着,没有丝毫的慌乱。面对杨振宁略带刁难的问题也是回击有力、不卑不亢,让台下的观众拍手叫好。莫言幽默地笑着回答:“我觉得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给中国籍作家!”
文章插图
莫言这句话回答得是很有水平的,不但回避了对方刻意的刁难,而且着重点明了自己这个奖项和杨振宁不一样的地方,莫言是以一个本土的中国籍作家获得此奖项。这就让人想到杨振宁获奖时饱受争议的美国国籍事件。
不得不说莫老这一番回击让不少国人直呼:莫言的回答,真给我们中国人长脸。虽说我们中国有多位华人获得了这个奖项,但其中大多华人的国籍都有变动。杨振宁获奖时是中国国籍,但是后来因为学术原因不得已才加入了美国国籍。
而莫言是第一个以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也是莫言一直受到大家尊崇的原因之一。在莫言之前,我们亚洲其实已经有很多位文人问鼎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中国却始终还没有作家能够获得这个奖,直到莫言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莫言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夜之间火遍了大江南北,在此之前学术界甚至都无人知晓这个无名之辈,甚至获奖消息刚公布出来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网上追问:莫言?莫言是谁?
文章插图
甚至不少人以为这是中国作协某位文豪的笔名或是名牌高校的某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当大家知道莫言只是一位农民的儿子,其貌不扬、甚至还有小时候辍学的经历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莫言的文学成长之路
自古不少英雄出于草莽之辈,不少留名青史的文豪也都经历过寒窗苦读。莫言虽出身贫寒,却是个极有志向的读书人。小时候的莫言在农村长大,小学辍学后就开始帮助自己的父母做农活,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学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莫言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在做完父母交给自己牵牛放羊、种田拔草的任务后,就会找块空地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西游记》等等
- 中和节|三月·惊蛰迎仲春 春色正中分|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清明|二十四节气:凡有井水处,皆知节气歌
- 专题片|10档重点创新节目将亮相总台2022年央视综合频道
- 外卖|真尴尬!英国女子情人节当天点印度外卖,不料收到火辣内衣
- 拔节而上 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八周年 ·长图 | 协同发展
- 小丁|牛肉豆豉辣酱
- 牛油果|加拿大北极虾牛油果沙拉
- 快时代里的“慢美学”,二十四节气藏着中国智慧|文化时评 | 二十四节气
- 上海市|彝家火腿香飘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