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靖康之变”综合实力不如北宋的金朝为何能赢?重要原因被忽视

撰文|刘念尔
1127年1月9日,北宋发生了耻辱的“靖康之变”,由此导致北宋彻底灭亡。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疆域虽不及汉、唐,而经济、文化和科技却不逊于汉唐。甚至比其更为繁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进的王朝却被一个综合实力远不如自己的金国所灭,其中原由耐人寻味。腐败而亡是其主要原因,同时还有北宋从上到下的诸多被忽略的细节均有着密切关系。
王夫之|“靖康之变”综合实力不如北宋的金朝为何能赢?重要原因被忽视
文章插图
靖康之变
(一)繁花似锦的北宋为何一夜之间就被彻底摧毁,宋太祖当年嘲弄李煜时的话竟完全验证在宋徽宗身上。
北宋在宋徽宗及蔡京集团二十余年的挥霍与乌烟瘴气,到了宣和年间,已经没有了一片净土。宋徽宗倒也聪明,眼看大厦将倾之际,以“忧劳感疾”为借口,将皇位让给长子赵桓,即宋钦宗,转年改年号靖康。
王夫之|“靖康之变”综合实力不如北宋的金朝为何能赢?重要原因被忽视
文章插图
宋徽宗画像
靖康元年(1126),北宋京城汴梁被金人攻陷宋钦宗、宋徽宗被抓做俘虏。不久两个皇帝连同皇室、皇族、大臣,一万多人被赶着押往金国。整个北宋彻底走上了屈辱的路上,徽钦二帝被押解的路上。一天夜里,他们露宿林中,在凄冷如刀的月光下,听见有胡人吹笛,“艺术大师”赵佶悲从中来,口占一首《眼儿媚》“玉京曾记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楼玉殿,朝喧箫管,暮列琵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龙沙。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在他身边的陈霆应和了一首,只因为“意更凄凉”,所以他不忍心录下。【1】宋徽宗与当年李煜的经历基本相当,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
当年赵匡胤俘虏李煜后,二人的对话,还能引起人们的深思,甚至准确“预告”出对子孙的担忧。赵匡胤说:“朕闻卿在江南每逢设宴或赴宴,都要吟诗填词,能否举出最为得意的一联供朕欣赏?”李煜沉思片刻,然后有节奏地诵出自己的《咏扇》:“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赵匡胤听罢哈哈大笑,揶揄李煜说:“妙哉!试问,风满怀可究竟有几多?”随后不以为然地评论说:“好一个翰林学士!”赵匡胤与侍臣议论李煜,又深有感慨地说:“当初李煜倘若能用作诗的功夫治理国家,今日又怎能沦为朕的阶下囚?”此后,赵匡胤多次提出儿子们的老师的教育大致方针:“帝王之子,当务读经书,知治乱之大体,不必学做文章,无所用也”.。【2】以此可知赵匡胤对李煜的轻视程度,历史循环往复,赵匡胤他没想到,他身后的子孙宋徽宗在此问题上重复了李煜的艺术创作,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王夫之|“靖康之变”综合实力不如北宋的金朝为何能赢?重要原因被忽视
文章插图
宋徽宗听琴图
然而这场亡国,并非只有徽钦二帝的痛苦,他牵动着所有大宋子民的情感。屈辱、痛苦、悔恨、愤怒,一时成了这个曾经辉煌繁华的帝国的主流情绪,而今他被残暴的一个小国所灭,且综合实力远不如北宋,到底是什么最终导致“靖康之变”的发生?(二)、“靖康之变”本来或许可以避免,只因宋徽宗的苟且软弱心理,让“绥靖政策”全面蔓延。
善于对历朝历代重大变革进行评论的大学问家王夫之曾深刻地对“靖康耻”进行过精辟分析,认为这场巨大的耻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并围绕、财力、战力、人心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宋即此时,抑岂果无可借以自振者乎?”接着王夫之阐述了北宋的财赋问题,认为宋徽宗虽然奢侈,但还不如杨广之用若泥沙。从战力来讲,当时“两河之众,村为屯、里为寨者,至于漂泊江南,犹堪厚用。”随即王夫之又提出北宋的将帅也能够与金人进行对决,“宗汝霖、陶侃之流匹也,张孝纯、张叔夜、刘子羽、张浚、赵鼎俱已在位,而才志可征;刘张、韩岳,或已试戎行,或崛起草泽,而勇略己著。用之斯效,求之斯至,非无才也。最后王夫之得出结论说:“有财而不知所施,有兵而不知所用,无他,惟不知人而任之,而宋之亡无往而不亡矣。”【3】按照王夫之的结论,北宋猝然发生“靖康之变”全都是宋徽宗多年来自己造成的。
王夫之|“靖康之变”综合实力不如北宋的金朝为何能赢?重要原因被忽视
文章插图
相关画面
当时双方军力对比,北宋确实并不处于明显劣势,金第一次围攻开封城时,按照李纲的说法,“金人之兵张大其势,然得其实数不过六万人”,其中这些兵多半是契丹、渤海各少数族的混合兵,“精兵不过三万人”。而北宋的兵力,仅京城周围各地“勤王之师”集城下者便达“二十余万”;此外,城内四壁又有一万二千人,以及“团结马步军四万人为前后左右中军”。在1126年“金人到城下逐日加多约二十余万。”当时也有的人对此进行得出结论:“徽钦之亡,在乎并不足战。”【5】其实当时的各地“勤王”人数“以南道总管辖集京西南路荆湖北路之兵十四万八千,将赴京师。”【6】此外“在靖康围城中以蜡书募河北兵士……应募者凡十七万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