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蕾|梁羽生笔下的张丹枫与霍天都:武学天赋不分伯仲,人生命运悲喜两重
? 大部分武侠迷都知道,在梁羽生小说中,主要人物大多成双成对,哪怕写到后面有些乏味重复,但凭借一双双经典的侠侣形象,几十年来依然令武侠迷对江湖世界充满向往。
张丹枫和霍天都可以说是梁羽生笔下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男主角,张丹枫的武功不一定是梁羽生小说里最厉害,但在塑造上一定是最成功,也最有影响力的主人公。而霍天都,其实并没有真正算作哪一部书的主角(《联剑风云录》戏份最多,但该书的主角却是张玉虎和龙剑虹),他最终成为天山派开创者,也足以算作梁羽生武侠世界一个划时代的大人物。可霍天都并不是一个理想侠士,更不是一个理想丈夫。他不被当时人所认同理解,哪怕是最心爱的人,霍天都是梁羽生小说中最令人感伤的孤独者。
文章插图
电视剧萍踪侠影海报
张丹枫的出身背景也带着一些不幸,但主要因为他喜欢云蕾,原本可以说张丹枫并没有什么值得顾忌的伤心事。顶多他对当时瓦剌和明朝的纷争感觉厌烦,他身在塞外,其实大可以选择超然的态度不理不问。
可是张丹枫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带着主角的光环,充满作者的关照。原本要来杀他的侠客谢天华成了教授武功的师父,父亲身边有一个高手澹台灭明从小保护他,而他的悟性又奇高,性格豪放,潇洒不羁。以梁羽生所钟爱的名士气来说,张丹枫颇有一些建安风骨和汉唐时代的大气。张丹枫一个人总体贯穿了《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几部书,另外提到他的在后面天山系列小说还有不少。武功方面,张丹枫得玄机逸士真传和彭莹玉留下《玄功要诀》秘笈,后来将自身武学修为融入其中,进行不少创新,到《联剑风云录》大概四十多岁,已经是一等一的大宗师,最后亮相在《广陵剑》开头,云蕾已经死了很久,张丹枫已经老年,收了陈石星为关门弟子就死了。
张丹枫这一生设定最大的坎坷其实就是和云蕾一家的恩怨,但真正的纠结其实只在《萍踪侠影录》后面一部分写到,但体现梁羽生善于写情感细腻的地方。如写云蕾重遇父母,两人家世的问题最终还是矛盾爆发:“张丹枫叫了一声,只见云蕾头也不抬,左手拖着父亲,右手拖着母亲,走进柴门,接着是“砰”的一声,柴门也关上了,两扇破门,将两人分开,门里门外,已隔绝成两个世界。张丹枫绝望之极,云蕾走进门内,将他关在门外之时,竟然没有回头望他一眼!”
文章插图
国内出版的萍踪侠影录小说
另外写张丹枫离开云蕾,充满思念:“天地之间哪还有人比得上我的小兄弟,画中少女虽美也难及她万一。”他情不自禁就拿起书案纸笔,画了一张又一画,画的都是云蕾的肖像,有各种神情和体态,还画了一幅她和自己并马奔驰的图画,题上一首小词道:“掠水惊鸿,寻巢乳燕,云山记得曾相见,可怜踏尽去来枝,寒林漠漠无由面。人隔天河,声疑禁院,心魂漫逐秋魂转,水流花谢不关情,清溪空蕴词人怨。”但是,这种痛苦难过只是一段插曲,当解开两家人的恩怨后,张丹枫和云蕾就成为梁羽生小说中第一等侠侣,几乎也没有其他人物比得上,之后唐晓澜、冯瑛;冰川天女和桂仲明等虽然夫妻感情都很好,但整体人物形象塑造却一直感觉有些不如,名气也再没有谁能同张丹枫云蕾相比。
作为对照,再看霍天都与凌云凤,梁羽生却表达了一种很独特的男女关系。他们之间和卓一航、玉罗刹,金世遗和厉胜男一类的恩恩怨怨不大一样。明明霍天都和凌云凤从小青梅竹马,这份感情是没有其他问题产生阻碍的,更没有像张丹枫云蕾曾经掺和家族情仇。原本霍天都和凌云凤简直就是很多人眼中的天作之合、绝佳爱侣,连于承珠、龙剑虹等人看来都觉得非常羡慕。甚至数年的失散都没有能够分开他们,反而随着年龄渐长,相处一起之后才产生问题,最终导致劳燕分飞。他们也不是今天人们爱说的相处下来性格不合,本质上应该是志向不同,这是深层次的分歧和矛盾。也就是说,假如任何一方能够放弃自己的理想志愿,原本他们可以继续生活在一起,白头到老没有问题,偏偏不论霍天都还是凌云凤都不肯舍弃理想,这才造成两人分别的悲剧,这是很深层的悲剧,不亚于后来的金世遗和厉胜男之间强凑夫妻的心理问题。
霍天都的个性比较自我,在武学天分上应该不亚于张丹枫,甚至可能比张丹枫更有创造力,对武学研习也达到沉迷痴狂的地步,所以侠义方面有缺失,应该是体现“人无完人”的特质。也不能说霍天都为人不侠义,他的痴迷也不是到处找人打打杀杀,追求天下第一,扬名立万,而是一种学者型的理想抱负,希望开宗立派,所以得到张丹枫的尊重和支持。
- 李洋|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画笔下“de”榜样
- 老钟|一位著名散文家笔下的:老钟打鸟
- 名家|青未了|名家笔下的元宵节
- 10位名家笔下的爱情,读懂爱情的真谛|正观漫读| 三毛荷西
- 灶画|笔下老虎组“乐队”,93岁丁立人和大家一起“众乐乐”
- 宗其香|冰雪世界 艺术图鉴
- 冰与|刘长卿笔下的冰与雪
- 中国传统文化|梅兰竹石迎冬奥:画家方土笔下的“四君子”
- 蜡台|名家笔下的春节丨过年 作者:丰子恺 诵读:王卉
- 名家笔下的春节|忆湘西过年 作者:沈从文 诵读: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