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的智慧历史的魅力

对历史的兴趣源于几年前百家讲坛里的节目《王立群读史记》 , 当时被王立群老师儒雅的气质所折服 , 也被节目里的一个一个历史故事所吸引 , 从此便爱上了历史 。 后来陆陆续续看了他主讲的其他历史节目 , 也开始试着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 。 喜欢品读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 , 感受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 。
历史里的智慧历史的魅力
文章图片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确实 , 史书的记载往往充满着矛盾和质疑 , 历史的真实与否也无从证实 。 一来是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 必然会为自身阶级利益考虑 , 对某些史实进行隐瞒 , 删减甚至篡改;二来是史书的作者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和价值观 , 也可能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描述加入主观的臆断和想象 。 那是不是说历史无法证实 , 就没有价值了呢?
【历史里的智慧历史的魅力】我认为不然 , 中国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字记载浩如烟海 , 吸引了各朝代的文人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考证 。 现史学界公认的正史(二十四史 , 清史稿 , 资治通鉴)以及各代史学大家对其的研究著作 , 已经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 是相对可靠的历史材料 , 也是我们读史应该选择的对象 。
首先 , 正史的作者大部分是当时的大儒 , 其人品和学术相对比较可靠 , 其作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相对更高 , 即使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对史实进行了隐藏和润色 , 但经过后世大量的研究和考证也基本得到重新解读和纠正;其次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 , 历史真实性并不那么重要 , 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从中吸取营养 , 帮助我们成长 , 而正史的记载不仅充满智慧 , 而且对史料进行隐瞒和篡改这些事件本身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 因此 , 历史是非常有价值的 。
历史里的智慧历史的魅力
文章图片
有人说读史可以明智 , 可以知兴替 , 也有人说历史给人唯一的教训就是人们永远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 只会不断地重复历史中的错误 。 那我们究竟要怎样读史才能真正从历史中增长见识 , 提高智慧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人类的生活 , 物质和文化日新月异 , 我们今天的生活与几十年前相比都完全不同 , 何况是几百几千年前的时代 , 历史还有能借鉴的意义吗?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的阅读史书 , 品读历史人物事件 , 就会发现 , 尽管世事变迁 , 沧海桑田 , 人性却始终未变 。 不论人性的贪婪和诡诈 , 还是人性的向善 , 自我奉献和牺牲 。 今天和二千多年前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
历史里的智慧历史的魅力
文章图片
史书中对人性的刻画通常是入木三分的 , 例如《史记*萧相国世家》的记载:“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 , 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 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 , 数使使劳苦君者 , 有疑君心也 。 为君计 , 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 , 上必益信君 。 ‘於是何从其计 , 汉王大说” 。
文中所载 , 在刘邦和项羽战争最艰难阶段 , 刘邦反而几次派人去犒劳大本营的萧何 , 身边的谋士鲍生给萧何分析道”皇上自己在外打仗 , 风餐露宿 , 却三番两次派人来犒劳你 , 这是对你有疑心啊 , 只有把你的子孙 , 同族子弟能打仗的都派过去 , 才能让皇上继续信任你” , 萧何依计行事 , 此时刘邦大悦 。 寥寥几十字就把刘邦内心中对功臣的猜忌刻画得淋漓尽致 。 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 这种位高权重者对功高能力强之人的猜忌心理又有何不同呢 。 如果读者有一定的阅历 , 肯定会对这段记述有所感触 。
历史里的智慧历史的魅力
文章图片
史书中同样也不乏忠诚爱国 , 鞠躬尽瘁的事迹 , 例如读《史记*李将军列传》 , 不自觉地会被飞将军李广的领兵才能 , 精湛射术 , 为人的正直和作战的勇气所折服 。 他虽然能征善战 , 但运气实在不怎么好 , 不但一生未得封侯 , 在最后一战中还因迷路触犯军规 , 最终引刀自刭 , 令人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