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从军事角度看:朱高煦的“靖难之役”,成功概率很大( 二 )


【历史故事】从军事角度看:朱高煦的“靖难之役”,成功概率很大
文章图片
大将张辅很能打 , 直言率2万兵马就能擒拿汉王 , 献给陛下 。 朱瞻基以大局不稳为由 , 婉拒张辅;若是张辅倒戈 , 朱高煦岂不是稳赢了 。 自己御驾亲征的话 , 风险很大 , 没把握 。 史载:“帝夜召诸臣议 。 杨荣首劝帝亲征 。 帝难之 。 ”
杨荣 , 明初“三杨”是首 , 足智多谋 , 尤其擅长治理边陲 , 对军事很熟悉 。 朱棣班师途中病逝 , 杨荣秘不发丧 , 他将朱棣安置在容器中 , 每天按时送餐 , 然后连夜返回燕京 , 拥戴朱高炽继位 。
杨荣力劝皇帝御驾亲征 , 朱瞻基左右为难 , 不敢下决心 。 可知 , 皇帝对朱高煦也很畏惧 , 没把握打赢二叔 。 要知道 , 朱瞻基没啥战斗经验 , 跟随朱棣去漠北刷经验而已 , 并未亲自带兵征战 , 更别说冲锋陷阵了 。
不信任张辅 , 麾下能打的悍将寥寥无几 , 还担心他们跟汉王联手 , 自己又没底气御驾亲征 , 局势很糟糕 。 此时 , 如果朱高煦没有死守乐安 , 而是出兵奔袭燕京或者南京 , 汉王版的“靖难之役”将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
朱瞻基犹豫不决 , 朱高煦也还没准备充分 , 胜负难料 。 杨荣、夏原吉 , 这两位能人扭转了局势 。 杨荣力劝皇帝亲征 , 朱瞻基很为难 , 还想派将领出征;夏原吉则以“李景隆故事”劝谏 , 让朱瞻基放手一搏 , 以君王的气场压阵 , 一战定乾坤 。
【历史故事】从军事角度看:朱高煦的“靖难之役”,成功概率很大
文章图片
1400年 , 建文帝采取齐泰、黄子澄建议 , 让李景隆率60万大军北伐 , 结果一败涂地 , 朱棣得以逆袭成功 。 26年前的战斗 , 历历在目 , 杨荣、夏原吉 , 都是建文帝的旧臣 , 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 此时 , 朱瞻基麾下将才凋零 , 军心不稳 , 唯有皇帝御驾亲征 , 方能鼓舞士气 , 赢得胜利 。
1004年时 , 萧太后、辽圣宗率20万骑兵南下 , 所向披靡 , 直抵黄河沿岸 , 京师开封岌岌可危 。 此时 , 寇准力排众议 , 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 , 到澶州督师 。 宋军士气高昂 , 射杀辽军前锋大将萧挞凛 , 萧太后、辽圣宗答应议和 , 率兵撤退 。
杨荣、夏原吉劝谏 , 朱瞻基鼓起勇气 , 御驾亲征 , 攻打乐安 。 史载:“且兵贵神速 , 卷甲趋之 , 所谓先人有夺人之心也 。 荣策善 。 帝意遂决 。 ”乘着朱高煦还没准备充分 , 朱瞻基以帝王的气场压阵 , 朱高煦措手不及 。 汉王麾下将士起初还想抗衡 , 得到朝廷赦免的承诺后 , 纷纷归降 , 朱高煦败局已定 。
【历史故事】从军事角度看:朱高煦的“靖难之役”,成功概率很大
文章图片
杨荣、夏原吉扭转了局势 , 朱高煦的“靖难之役”快速平定下来 。 如果朱瞻基派薛禄出征 , 一旦遭遇挫折 , 赵王朱高燧起兵响应 , 功臣宿将也持观望态度 , 鹿死谁手就难说了 。 齐泰、黄子澄若是有杨荣、夏原吉的能力 , 朱允炆御驾亲征 , 朱棣也玩不转 。
参考书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