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春秋 清代八旗驻防盖县始末

清代八旗驻防盖县始末
作者张永夫
清代八旗制度 , 是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 , 是军政合一的最高一级单位 。 因为用八种颜色的军旗以示区别 , 所以也称为“八旗” 。 后来又将被征服的蒙古、汉人编为蒙古八旗、汉八旗 , 连同满洲八旗一共是二十四旗 , 但其核心还是满洲八旗 。
营口春秋 清代八旗驻防盖县始末
文章图片
明万历十四年(1616年) , 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日益强大 , 于赫图阿拉(今新宾县境内)建立“大金国” , 史称后金 , 自立为汗 , 建元“天命” 。
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 , 努尔哈赤发兵攻克明盖州卫等大小70余城 , 并以耀州(大石桥岳州村)为中心屯兵镇守 。 明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 , 后金重修盖州城 , 向城内移民 。
营口春秋 清代八旗驻防盖县始末
文章图片
盖州虽于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归降 , 但在天聪七年(1633年)才有八旗兵驻防 。 史籍记载:时有满洲兵50名 , 蒙古兵13名 , 汉军97名 。 设防守尉一员 , 正白旗汉军品级防御一员 , 正黄旗满洲品级防御一员 。
期间长达十年之久 , 盖州无人主宰 。 考其原因:一是后金见明军在辽东大势已去 , 为追击明军主力而无暇顾及;二是由于战后 , 辽南汉族人民几乎都逃亡关内 , 留下荒城废堡无驻守之必要;三是辽南尚有明军残余势力时常侵袭 , 如天命十年(1625年)六月皮岛守将毛文龙 , 曾夜袭耀州(亦作岳州)南官屯寨(今营口县内) , 可见辽南时局尚无安定 , 努尔哈赤为了保持主力 , 而暂且放弃对辽南诸城的驻守 。
明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 改国号后金为大清 。 此时 , 在盖州设固山额真 , 以90马兵驻守 。 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设熊岳城守尉一员 , 康熙元年(1662年)又给盖州章京印 , 设防守尉掌印章京一员 。 自此 , 盖州、熊岳虽有旗兵驻防 , 但尚无州县之治 。
康熙三年(1664年)始设盖平县 , 清初贡生、江西南昌人张世经 , 浙江山阴人潘澄贤于同年四月由辽阳县改调盖平 , 分别为第一任知县和典史 。 自此 , 盖平开始实行旗、民分治 , 各有署所 。 并设清字笔帖式一员(雍正四年裁)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熊岳防守尉一员 , 防御八员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设骁骑校一员 。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由省户部派设盖州仓官一员、外郎一员 , 主监收仓米事 。 雍正四年(1726年)始丈放旗田(亦称红册地) , 同时又设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防御 , 正黄旗为路记 。
雍正五年(1727年)裁熊岳城守尉 , 改设副都统一员 , 由旗人图尔塞出任 , 治所设在熊岳城 , 管辖熊岳、凤凰城、金州、复州、旅顺、岫岩等六地的旗兵事务 。 计有满洲兵957名 , 蒙古兵91名 , 巴尔虎(蒙古族一支)兵56名 。 与此同时 , 改盖州固山额真为防守尉 , 也归属熊岳副都统节制 。 并将正白旗防御改为镶白旗防御 , 又添增镶红旗防御 。 又设正白、正红、正蓝、镶蓝等四旗骁骑校各一员 。 共有马甲缺380名 , 其中内设三两银领催8名 , 二两银领催32名 , 额外署官1名 。 镶黄、正黄、正白、镶红等四旗 , 每旗有甲兵48名;正红、镶白、正蓝、镶蓝等四旗 , 每旗甲兵47名 。 并设一两银炉匠2名 , 五钱银仓军11名 。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因海防需要 , 将熊岳副都统调往金州 , 熊岳防守尉调往盖州 。 同时将盖州防守尉调至熊岳 , 并将熊岳防御二员、骁骑校二员、领催及马甲120名 , 拨归盖州城守尉统管 。 时盖州八旗设防御6员 , 骁骑校6员 , 领催马甲士兵共560名 , 由防守尉统制 。
八旗制度是行政、生产、军事全一的社会组织形式 , 在平时主要是从事生产 。 其维持八旗生计的主要来源是靠旗田 。 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日本人调查 , 时盖平县(含今营口县、复县部分村屯)共有旗民3.407万户 , 31.6957万人 。 这些旗户皆有“定为世业 , 不归州县管理”的红册地 。 其课赋悉由旗署经征 。 雍正四年(1726年)丈放时 , 盖州计有旗田47万余亩 。 其后尚有滋生地 , 向无定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