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联姻A股:中芯国际的国产“芯”梦


刘旷联姻A股:中芯国际的国产“芯”梦
文章图片
近日 , 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 , 宣布将谋求科创板上市 。 根据上市公告 , 中芯国际将发行的人民币股份初始数目不超过16.85亿股 , 占不超过截止2019年12月31日已经发行股数和即将发行人民币股份数目的25% 。
公告同时披露 , 该笔募集的资金将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公司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 , 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
作为国内芯片制造领域领先的龙头企业 , 中芯国际的成熟工艺是28nm , 14nm的量产去年才开始 , 后续资金缺口非常大 。 同时 , 其与台积电为代表的世界先进制程还有不小的差距 , 要缩小这个差距也需要资金投入 。
至于为何选择在当下回归A股 , 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 有来自政策的鼓励 , 有外部贸易战的围堵 , 也有中芯国际想要追赶先进工艺制程的焦虑 。
多重利好:中芯国际回归A股
在中芯国际回归A股之前 , 中芯国际已经先后在美股、港股上市 , 其募资渠道相对宽广 。 不过 , 中芯国际于2019年5月宣布从美股退市 。 于中芯国际而言 , 从美股退市有着深层的考量 。
首先 , 国际贸易波云诡谲 , 这给美股上市的中芯国际带来了额外的经营风险 , 而国内科创板的融资环境对其更加诱惑 。
Wind显示 , 以5月7日收盘价计 , 中芯国际目前在港股的市净率为1.8倍 , 市盈率为50.2倍 , 与同行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相比 , 其估值处在低位 。
另外 , 此次中芯国际能够到A股上市 , 也跟国家放开芯片企业上市募资的条件有关 。 4月30日 ,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下称“《公告》”) 。
《公告》降低了A股上市门槛 , 即市值只要超过200亿元且符合监管要求的境外上市红筹企业可申请在境内上市 , 这使得中芯国际有了赴A股上市的资格 。
借此机会 , 中芯国际实现“A+H”两地同时上市 , 拓宽募资渠道 , 拉升企业估值 , 为后续更大的融资动作做准备 , 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
当然 , 募资最主要的意义还在于赶超先进工艺制程 , 将募集资金用于投入研发 , 加速器芯片升级 。
芯片制造作为一个重资产、重技术的行业 , 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 每一次新的工艺进步 , 都伴随着资金投入的指数级暴涨 。 对于去年刚开始量产14nm制程工艺芯片的中芯国际而言 , 上市募资以缓解资金焦虑成了必然的选择 。
具体来说 , 该笔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已经量产的14nm制程工艺的产能 , 同时加大更新的制程工艺研究投入 , 为抢占战略制高点铺平道路 。 实际上 , 中芯国际在A股重点募集的资金正是用于以上两个领域的SN1项目 。
从目前来看 , 该项目重点将用于刚刚投产的14nm芯片领域 。
重点押注14nm
制程(单位为纳米nm) , 是衡量一个代工企业技术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 数字越小 , 达标晶体管的密度越大 , 芯片性能也就越高 , 同时发热、功耗也会更低 。
代表水平最高的台积电 , 目前已经具备7nmEUV的量产水平 , 今年将开启5nm制程工艺的生产 , 而14nm与5nm则又相差了至少两代的差距 。 那么 , 落后两代的14nm , 为何中芯国际仍然要花这么大气力在上面重金投入呢?
概括起来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目前14nm的市场应用前景依旧广泛;二是更先进制程工艺的投入太高 , 短期投入未必能见效 。 总结起来 , 就是先进制程固然诱人 , 但是性价比不高 。
据芯原微电子公司技术市场和应用工程师资深总监汪洋曾透露 , 28nm研发成本需要200万-300万美元 , 16nm在千万美元左右 , 到5nm研发成本飙升到5亿美元 。 很显然 , 处在16nm与5nm之间的14nm其研发成本应在千万美元与上亿美元之间 。
从中芯国际的财报来看 , 2019年其净利润也才2.35亿美元 , 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 , 中芯公告累计支出已经超过21.2亿美元 , 超过150亿人民币 。 这种研发投入长远来看 , 必然不可持续 , 上市募资才有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