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李玲谈写作、阅读与生命:在文学中与人生相遇】2021年5月7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题为《写作·阅读·生命》的专题演讲。北京语言大学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全程参与了此次课程。
文章插图
作家在文学中表达他的人生观,读者会在文学中与人生相遇。李玲教授基于个人对文学的理解,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爱好文学?她指出,爱好文学不是猎奇,而是爱好人生。
李玲教授强调,文学的第一位的首先必须是生命。我们需要与经典的文学作品相遇,因为它包含了作家对生命的深邃思考。阅读经典可以召唤出我们处于萌芽状态的某些生命境界,进而就可能将这种境界内化成为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此扩展自己对生命的体悟与理解。
随后,李玲教授带领大家品读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与《半夜深巷琵琶》、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冰心的散文《往事(二)之八》节选等作品,从中进一步解读作者的情感状态与生命意识。
文章插图
文学可以给人力量,能够让作家抒发自我、表达自我,从而引起广泛的共鸣。徐志摩的《半夜深巷琵琶》与《再别康桥》写于他不同的人生阶段。“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将自己融入到一个他乡的环境中,“别”的部分虽有很深的落寞感,但并未走向孤寒、走向绝望。他以一颗平常心来感受在康桥的点滴,对康桥的书写展现了他内心中青春灿烂与柔情温暖的一面。而《半夜深巷琵琶》多用“凄风”“惨雨”“落花”这类悲苦的意象,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绝望与颓然。
文学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生命与人生的多样性。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能体味到作者对生命的自我、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认识。诗中体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对他人的祝福,隐含着无法融入他人生命的落寞感。冰心的《往事(二)之八》节选则体现了她精神的两方面,一是服务社会,二是对与大自然相伴的自由生命的向往。她既不是热衷世俗热闹的人,也不是厌世的孤独者。文中还展示了冰心对女性力量的独特理解,冰心做一个灯台守的理想就是要用自己对人类的爱心,对人生、对世界的感知与理解,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安慰世界、引导世界。
文章插图
接着,李玲教授提到朱自清《背影》对父子关系的书写,并非是情绪的自然宣泄,实则是作者压抑住了某些解不开的父子情结而着意重建父慈子爱的伦理、着意重建一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人格;又从周作人的《苍蝇》与鲁迅的《狗·猫·鼠》对动物的不同描写强调了现当代文学对于生命多样性的阐释与解读;还带领大家从《雷雨》中感受作者曹禺人格多个侧面的渗透以及其中所流露出的不同人生观念。
李玲教授还谈到了老舍作品的性别意识。她提出了一个日常阅读中鲜少会关注到的问题——老舍作品中构建的坏女人形象是什么样的?老舍作品中的好女人多为娇小、灵活、率真、有主见但不操控他人的形象,而坏女人则大多是身材高大且具有强烈的母性情怀的女性,她们关爱男性,但又操控男性,如《鼓书艺人》中的四奶奶、《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在其后期作品里,他常设置一种故事情节——美好的女性都会面临这个世界的危险,而这时总会有长辈似的男性出现来庇护她,这实际上是男性在尊重女性主体性前提下庇护女性的一种美好情意。由此可以一窥作家老舍心理结构中理解女性世界与维护女性世界的一面,即他的人格结构并不是像新时期一些男作家如张承志那样渴望女性庇护男性的母性情怀,他的创作意在展示一种超越欲望的庇护女性的父性情怀。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讲座最后,李玲教授提到,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作品时,不要把它单纯地当做一个文本来学习,也不要把它当做一个外在的娱乐化的艺术,而是要让它与生命、与灵魂、与对人格的理解相接触,用对生命的热爱去拥抱每一个文本,去丰富自己的阅读感受与生命体验。
Notice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全民阅读|黄骅: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黄骅”
- 京话日报|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 宫乐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丨漫谈文物中的饮食文化:从钟鸣鼎食到人间烟火
- 笑面虎朱富,笑面也笑心|「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 | 梁山
- 郑松|深度“点铁成金”与木心的“后制品”写作——学者许志强访谈
- 玉臂匠金大坚|「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 | 蔡京
- 多巴胺|2021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 生死疲劳|莫言×余华《生死疲劳》对谈:人世间痛苦的另一面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