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指南,求官之路何其困难( 二 )


古代科举考试指南,求官之路何其困难
文章插图
会试录取比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大概是三十几比一,比乡试难度大为降低了。各地举人考中的比例各不相同。清朝也好,明朝也好,为了照顾到地域平衡,不能绝对根据试卷优劣来录取,而要每个省都有进士。如果完全不顾地方平衡,那录取的就可能都是东南文化发达地区的举人。但是,其他一些省份的文化教育水平确实低,怎么办?必须保证东南西北各地都有人录取。这就便宜了个别边远落后省份的举人。太平天国起义期间的有一年会试,到北京城参加会试的云南省举人只有一个,其他考生纷纷向他祝贺。为什么?他不用考肯定能被录取。有的时候真是这样,千里迢迢,赶考不易。头年秋闱考中了,在家过完年马上就要赶北京去参加会试。比如甘肃最西边的举人,他还真不一定能够按期赶到北京参加考试。万一他家里穷,买不起马,只能骑头驴,就更有可能误期了。
乡试和会试是很辛苦的,连考三天三夜,一共三场。这三场考试每场内容都不一样。第一场考四书,第二场考五经,第三场考策问。每个考生都被关在狭窄的小隔间,两边和身后、上面都是墙,只有前面是敞开的。考生有两块活动的木板,可以镶嵌在左右两边墙壁上活动。上面的板子一搁就是桌子,下面的板子一放就是凳子,考生就在里面考三天三夜。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得自带。考生进场的时候为什么要搜身?因为一大帮子人提着食盒,拿着洗漱用品,太容易夹带资料了。遇到生理问题的,需要报知监考官同意才能离开隔间。每次只能离开一位考生。如果遇到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书生,平时在家就是药罐子,进去三天三夜真不一定能出得来。清朝中期,广东有一个老秀才参加乡试,让曾孙子提了一个大灯笼,上写四个大字"百岁官场"!意思是,我都一百岁了,到这来考试是"参观"一下就走,不可能把三场都考完。
古代科举考试指南,求官之路何其困难
文章插图
古代科举考试指南,求官之路何其困难】考场当中有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失火。清代就曾发生考试期间贡院(乡会试考场)失火事件,因为扑救不及,而监考的官兵不敢擅自疏散考生,导致成片隔间的考生全被烧死的惨剧。此外,如果考试当天倾盆大雨,而小隔间前面是没有遮挡的,考生们就苦了。要知道,贡院年久失修是常事。一些考生坐的小隔间还可能漏雨。也不能走,也得坐在那儿三天,把三场都完成了。还得脱下衣袍把卷子遮盖好,不然的话试卷打湿了等于白考。考官不会走到每个人面前说明每场考题,最多举着试题冲着每一排隔间读一遍。有的考生年纪大了,又近视又耳聋,那只能匆匆忙忙看完试题,模模糊糊开始构思写作。科举考试是一个很艰苦、很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