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指南,求官之路何其困难

科举考试开始于隋唐,但当时科举并不固定,时间不固定,程序也很随意,而且科目繁多(现在似乎都没弄清唐朝到底有多少科目的考试),每次考试录取的进士不多,少则十来个人,多的也就三四十人,所以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当时人们还有其他入仕当官的途径,比如从征辟演变而来的入幕当官的渠道还在。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尚未稳固。但即使如此,已经很能振奋隋唐士人了。唐代文坛的活跃,文人精神之进取,与科举的开创有重大关系。入宋之后,科举科目收窄,主重进士科,时间固定,每次录取人数突破三位数,考试制度才规范、稳定下来。发展到明清,科举考试已经高度成熟,成为传统社会的有机组成。以明清为例,来讲科举考试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指南,求官之路何其困难
文章插图
古代读书人启蒙入学,就获得一个身份——童生。童生是没有科举功名的读书人的统称。一个人就算七十岁了,如果没有考中任何功名,他还是童生。童生考中了最低级的功名,就成了秀才。从秀才开始,就算具有了科举功名,进入了士绅阶层。秀才就算是登上了衙门口的第一级台阶。一个童生要考取秀才,得通过哪几级考试呢?通过县试、府试和学政的最终批准,才能获得秀才功名。
秀才接下来参加什么考试?乡试。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在省城举行,秀才们竞争举人功名。并不是所有清朝秀才都可以参加乡试,学政会巡视府县,举行科试,只有通过科试的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乡试考中以后就是举人了。乡试是科举考试当中竞争最激烈的。为什么?因为秀才人数众多,到了举人这一级就强制性地大为收缩人数。一般情况下,人文荟萃的大省,乡试竞争比例接近于一百比一;一些文化比较落后的省份,乡试的竞争比例也接近五十比一。乡试是最难通过的,一旦考中了、获得了举人功名,他就迈上了一道很重要的门槛,基本上获得了直接当官的资格。举人有资格出任地方上的佐杂职务、教职,甚至有机会出任知县,称为"截取"。但截取人数少,而且也不固定。清朝对长期考不中进士的举人还有"大挑"制度:每六年对连续参加三次会试名落孙山的举人进行挑选,大概会挑十分之一的落榜举人直接授予官职,称为大挑。有人做过统计,明清时期,有一半举人最终当官出仕了,另外一半当幕僚、当师爷,或者是做乡绅。为什么范进中举以后身份得以天翻地覆的改变呢?因为他通过了竞争最激烈的乡试。
古代科举考试指南,求官之路何其困难
文章插图
举人下一级考试是会试。会试在乡试的下一年,在京城举行,天下所有举人都可以参加。省里的乡试在秋天举行,称为"秋闱",会试在来年的开春举行,称为"春闱"。明朝把会试时间定在二月。后来迁都北京,有人就说,当初定会试在二月,是因为太祖皇帝定都南京,地处江南,春天来得早,而北京二月份还天寒地冻的,应该把会试时间改在三月。一来天气暖和,有利于举子轻装上阵;二来也方便云贵等边远地区的举人赶路;三来眷录试卷的时候不用担心墨汁冰冻,无呵冻之苦;四来考完后河冰融化,举子归家无闸河运舟之阻。但是,明朝会试没有改期,直到清朝乾隆甲子科场后才特旨允行。
古代科举考试指南,求官之路何其困难
文章插图
广义的会试在实践中分好几个等级,第一级叫"会试",会试考中了还不是进士,是"贡士"。贡士接着参加"殿试",只有在殿试当中被录取了才是进士。殿试是不刷人的,只是对贡士的名次进行调整。但在隋唐和北宋早期,殿试还是要刷人的。宋仁宗时,一名在殿试中被淘汰的贡生,觉得委屈,进而叛国,投奔西夏。从此以后,殿试就不再刷人了。殿试理应由皇帝亲临亲试(由此可见进士的确是"天子门生"),但很多情况下是王公大臣来主持的,最后结果由皇帝红笔画圈就行。皇帝一般不更改主考大臣呈递的拟录取的进士名单,最多就根据自己的印象,或者干脆就看贡士的名字来更改一两个顺序。御批后的名单,就可以"金榜题名"了,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个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他们三个人如一鼎之三足,又称"三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又别称鼎元;明清二甲会有一百人左右,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人又称"传胪",三甲也会有一百多人,赐同进士出身。
社会上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是乡试的第一名"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会元"、殿试的第一名"状元"。古代读书人连中三元的概率和现代赌徒买彩票中特等奖的概率差不多。这样的人屈指可数,每个都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