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大家好,我们的小胡子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引言
公元前771年,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姬宫湦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战败于骊山,并被犬戎所杀。即使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周王朝之覆灭也有些奇怪。怎么说灭就灭了呢?当年周武王灭商,尚且要“孟津大会八百国”,“甲子昧爽会牧野”,“血流漂杆脂如泉”,可谓艰辛。而周王朝之灭亡事先好像没有一点征兆,弹指一挥间,说灭了就灭了。综合史籍所载,周幽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第一,任用小人,以贪财善于迎逢的石虢父主持朝政,造成小人在朝而君子在野;第二,宠爱褒姒,废王后及太子。其实宠爱褒姒也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恐怕还在于后者。废除王后与太子,直接招致另一种势力的反对。与此同时同时,周幽王的死也直接导致两个结果。
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文章插图
周幽王宠爱的美人褒姒也被犬戎掳走这个美人褒姒最终的结局如何,史书上没有记载,也并没有后人关注,谁让她是红颜祸水呢(作者不敢苟同)。
周幽王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周幽王之死,也许是周王室内部的刀光剑影所致。可惜的是,幽王至死尚不知为何而死,也许他在临死之前也和后人一样,会感叹“非吾之罪,乃天意也”。周幽王哪里知道,他身边早就有人在算计着他的王位。
周平王东迁的浅析
周幽王虽然昏庸无道,但从史籍记载来看,幽王怎么都比不过他那残暴的祖父周厉王,厉王的残暴到了国人道路以目的地步,尚且不过遭到流放的下场,为什么幽王却获得了比乃祖严重十倍以至于身死国亡的下场呢?周幽王死后,他原来的太子宜臼在申侯的拥戴下继天子位,是为周平王。另一派势力以虢公翰为代表,拥立王子余臣在携地继天子位,史称携王。应该说,幽王死后,周朝并未灭亡,犬戎畏于诸侯的实力,很快就撤兵了。可是历史上,周平王即位之后为什么要东迁洛邑呢?
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文章插图
平王东迁是诸侯国列国分裂的标志史书所载平王东迁大都略而不详,只说“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至于为什么要迁都,也是语焉不详。《史记》说是“辟戎寇”。这当然是事实,但堂堂一个大周王朝,为什么对付不了犬戎呢?
戎是周人对分布在周人西边民族的称呼,称北方的民族则称狄。有时又混称西北方民族为戎或狄。这些民族在殷商之时,就成为劲敌,史载“武丁征北方的鬼方,历三百多次征战,三年才得以平定,”到了周,其北方还有鬼方和严狁,一说严狁就是犬戎,经常骚扰边境。所以《诗经》中就有“靡室靡家,严狁之故。不遑启居,严狁之故”,都表明严狁对周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
但周建立之前,周文王就是靠征伐西戎起家的,因而,周穆王之时,“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但到了周穆王后期,犬戎就不再来朝,于是有了西征犬戎之战,这一次战争以“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结束,犬戎被迁到太原;周宣王时又多次出击严狁,并多次大败他们。但宣王后期,兵伐太原,竟然“不克”,此后多次以王师败绩结束。但王师失败,并不表明犬戎不可战胜,史载晋侯就曾大败犬戎于汾水。这说明,只要周王朝团结起来,犬戎不过构成一种威胁,尚不至于那么可怕。
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文章插图
《史记》不知其间曲折,谓“平王避犬戎东迁,犬戎助平王杀父,乃友非敌,不必避也。”事实上,幽王被杀是申侯与犬戎合谋之作,周平王是申侯的外甥,所以申侯实为外甥弑君夺位。许国与申国同姓,也参与立平王,也应是同谋。对申侯和周平王而言,犬戎是友非敌,平王东迁根本不是什么“避犬戎”,而是申侯、犬戎、周平王之间分赃的结果。所以说,如果一定要说等到王室为避犬戎而“被迫”东迁之时,也就意味着周天子及其所辖诸侯国开始分裂,不能共同抗击外敌侵略了。
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平王东迁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的带兵护送下东迁洛邑。稍后,携王在虢公的支持下也称王,形成对立的割据势力。周平王极有可能还有这几个诸侯国的要求所以东迁。如果平王东迁,对诸如郑武公在内的几个热心诸侯无疑能够带来了不少好处。郑国早就迁到了中原,让天子随之东迁,有利于控制天子;秦穆公本就是幽王之世内乱的最大受益者,东迁后,王室丢下的土地,后来都成了秦国的属地,故穆公何乐不为?晋卫等国同样出于这种心态,而积极派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