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范仲淹,宋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北宋中期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然而,相对于后来范仲淹取得的种种成就而言,他早期的励志故事则更加值得我们学习。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他的先祖范履冰,曾经在唐朝担任过宰相的职务。可以说,范仲淹是名门望族之后。唐朝末期,他的祖辈举家迁往江南地区,最后定居在了苏州吴县。
文章插图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在宋初也曾担任过地方的一个小官。可以说,他们的家庭生活还是不错的。然而,不幸发生在范仲淹两岁的时候——那一年,他的父亲意外病故。这一突来的巨大变故,险些打垮了范仲淹的母亲——作为普通家庭主妇的范母,根本就没有能力来养活自己和年仅两岁的儿子。无奈之下,为了生活下去,她只好在别人的劝说下,改嫁给了千里之外的山东长山(今山东邹平县)人朱某。两岁的范仲淹,也跟随母亲一起来到了山东长山。而为了能够融入到朱家和当地人的生活,范仲淹被迫更换了姓氏和名字——改姓朱,名说(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文章插图
就这样,年幼的范仲淹,在母亲和继父的照顾下,得以健康成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少年时期的范仲淹,就颇有远大志向和节操(少有志操)。在十四、五岁的时候,范仲淹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这件事情对他的触动非常大。不久后,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和振兴自己范氏家族,范仲淹含泪拜别母亲,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应天府(今南京),借住在了自己亲生父亲的亲戚家中,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在书院读书。为了早日考中进士、光宗耀祖,少年时期的范仲淹吃尽了苦头——别的孩子都是白天读书,晚上休息,而范仲淹则是不分昼夜的苦读诗书(昼夜不息)。
文章插图
困了就小睡一会儿,醒来则继续读书。一年之中的前三个季节,对于范仲淹来说,还好对付。唯一不好对付的,就是冬天——大家知道,南京虽然处于长江沿岸,但冬天冷起来也让人受不了,遇上比较寒冷的年份,下雪也不是稀罕事儿。现在是这样,更不要说是只有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的古代。那几年的冬天,范仲淹最讨厌冬天的到来。因为不仅取暖是个大问题,关键身体一冷,还特容易犯困。为了解决犯困的问题,范仲淹想到了一个特别管用的办法——用冷水来洗脸(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文章插图
困的问题解决了,很快又有一个大问题摆在了范仲淹面前——那就是自己的粮食不够吃。即便是至亲,一连数年的借住,在粮食方面都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范仲淹这种不干活的大小伙子。后来,范仲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替亲戚节省粮食,范仲淹在熬饭的时候,特意少放米,多放一些菜叶,混合着吃(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大家知道,菜叶吃下去一个小时就消化完了,根本就不能有效解决饿肚子的问题,尤其是对正在长身体的小伙子来说。那怎么办?对于范仲淹而言,那就只能忍一忍了。这些平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在范仲淹看来都不是问题(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唯一让他挂念的事情,是自己何时能够考中进士,凭自己的能力振兴家族和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多年之后,范仲淹终于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文章插图
有了工作和收入的范仲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到了山东长山。在感谢了继父的养育之恩后,范仲淹迎接回了自己的母亲(迎其母归养)。此时,还有一件事情让范仲淹有些苦闷——那就是这么多年来,范仲淹依旧用的还是朱说这个名字。直到接回自己的母亲,他才知道了自己原来的名字。不久后,他把自己的身世上报给了朝廷,希望朝廷允许自己改回原来的名字,延续祖辈们的血脉。最终,范仲淹的事迹打动了当时的皇帝——宋真宗,得到了宋真宗的许可。自此以后,了结了自己所有心愿的范仲淹,开始在仕途之路上大展宏图,投身到了国家建设的洪流之中。
- 绿茶|茶泡3次就淡若无味?那些“经得起泡”的名茶有何独特之处?
- 徽州往事|经典黄梅戏《徽州往事》在海口上演
- 范仲淹|被苏轼称赞,与范仲淹结亲,"三槐王氏"为何能在北宋兴盛壮大?
- 白骨精|杨春霞往事:被“骗”去拍西游记,如今77岁,依旧对杨洁耿耿于怀
- 祈福|2月15日|宋代过元宵,放灯祈福少不了
- 元宵|沪上汤圆界的“顶流”是哪家?聊聊上海的“元宵”往事
- 山东大学|专访刘宜庆:风从海上来,带来山大教授的青岛往事
- 吉隆坡|马来西亚微雕展说春节往事 华人忆传统"年味"
- 击球|2月11日丨捶丸:宋代版“高尔夫”
- 黄秀娟|马来西亚微雕展说春节往事 华人忆传统“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