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CTP、刀片、无钴……动力电池新技术的幕后黑手是谁?( 二 )


今年四季度 , 采用宁德时代CTP技术的蔚来100kWh电池将会交付 。 但是 , 100kWh电池并没有采用84kWh电池上能量密度更高的NCM811电芯 , 而是用了更加成熟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NCM523电池 , 主要原因是NCM811电池活性较强 , 热管理的难度更大 。
这也正是被比亚迪抓住并在刀片电池上重点传播的内容 。 磷酸铁锂电池在热稳定性上有天然的优势 , 刀片的结构又能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 。 为了提升能量密度、增加散热面积 , 将电芯做薄、做长是大趋势 。
在补贴对于技术路线影响不断降低的情况下 , 比亚迪也希望借此机会 , 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和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偏见 , 进而利用自己的工艺优势、成本优势 , 不断扩大合作伙伴范围 , 争夺市场份额 。
特斯拉“无钴”?
降低钴用量 , 也是特斯拉电池进化的方向之一 。
2012年ModelS上每辆车的钴使用量为11kg , 到了2018年的Model3上 , 在同样规格尺寸下进行比对只剩下4.5kg 。 Model3上NCA电池钴含量2.8%的水平 , 相比国内常见的811NCM电池上10%的钴含量要低很多 。
但马斯克仍然不满意 , 他曾在2018年宣布特斯拉要在下一代电池上让钴的用量变成零 。
2019年 , 特斯拉收购了Maxwell和HibarSystems , 整合出的新技术方案是“干电极电池+超级电容” 。 所谓干电极电池 , 并非固态电池 , 而是将传统锂电池用浆料涂抹金属箔制造正负极的方式变为用正负极材料颗粒组成的薄膜压到金属箔上 。 电极上没有了溶剂 , 能够容纳更多的锂 , 能量密度自然进一步提升 。
今年2月 , 特斯拉与宁德时代之间的“暧昧” , 将无钴电池又推向了讨论的热点 , 随后特斯拉“无钴≠磷酸铁锂”的回应也耐人寻味 。 不过 , 狡猾的特斯拉在今年2月与全球最大钴生产商Glencore洽谈合作 , 以为其上海工厂长期供应钴 。
【ZAKERCTP、刀片、无钴……动力电池新技术的幕后黑手是谁?】因此 , 有一点可以肯定 , 特斯拉正在两条技术路线中并行:降低现阶段三元电池中的钴用量与成本 , 研发新的无钴电池材料体系 。
为什么特斯拉要将钴视为“敌人”一般对待?
答案依然是降低成本 。
曾有人测算过 , 如果特斯拉Model3从现有的NCA三元电池换装磷酸铁锂电池 , 在保证续航400km的前提下 , 成本有3万元的下降空间 。 更关键的是 , 钴作为一种储量不算丰富的金属 , 原材料价格并不稳定 , 近两年来在20万元/吨到32万元/吨间不断波动 , 最高与最低成本相差60%左右 。
想要抵抗成本的不可预知性 ,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用钴 。
不论是减少车身零部件数量、缩短线束长度、简化生产工艺、高度自动化生产 , 都是特斯拉在极致压缩成本 , 作为成本大头的电池 , 当然也是特斯拉关注的重点 。
当松下不堪特斯拉毫无底线的压价 , LG化学进入国产特斯拉的供应链、宁德时代进入商业合作范畴 , 自然也顺理成章 。
原定于今年4月举行的特斯拉电池日将延期至5月第三周 , 届时特斯拉“无钴”的研发成果 , 将会正式亮相于世 。
写在最后
成本 , 还是成本 。
政策对技术路线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弱 , 意味着动力电池的市场化竞争越发透明 。 此时 , 动力电池行业才有希望回归商业的正论 , 而成本将会是不亚于性能 , 甚至比性能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
不论比亚迪将刀片电池做多少次针刺试验 , 不论宁德时代如何宣称其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水平 , 不论特斯拉又会搞出什么黑科技 , 都无法隐藏最根本的目的:在下一代动力电池材料体系尚无法大规模商业化之前 , 降低成本 , 取得更多装机量 , 争夺更大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