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直营落伍的申通年报背后:颓势依旧?( 二 )


有了资金 , 申通在2017年正式启动转型 , 重金收购集团旗下转运中心向直营化迈进 , 并陆续推进了末端渗透、服务质量提升等策略 。
借壳成功后 , 申通陆续投资60多亿在洛阳、福州、合肥、宁波、哈尔滨等25个城市建立中转场地改扩建 , 并新建了温州、西安、中山等十几个转运中心 。 2018年伊始 , 申通更是以重金收购多个主要城市的中转资产 , 如4.13亿收购北京、武汉等转运中心 , 3.5亿、2.4亿收购广州及深圳中心 。 截至2018年末自营中转中心达60个 , 自营率88.2% 。
在重重努力之下 , 2018年下半年 , 申通经营状况逐渐好转 , 营收增速和业务量有了明显增长 。 与此同时 , 其年报也表明 , 大手笔投入下集团的营业成本在节节攀升 , 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 而申通快递之前也在通过发行债券、超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进行募资 。
于申通而言 , 这次直营化改造似乎成了把"双刃剑" 。 一方面业务确有提升 , 另一方面成本再次攀升 , 这显然出其意料之外 。 抬头四顾 , 各主要的物流企业都开始在末端物流和其他物流环节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降低成本 , 发展一日千里 , 申通却在原地踏步 。
申通"一顿操作猛如虎" , 结果却依旧不如人意 , 2018年申通依旧在快递同行中垫底 。 显然 , 申通跟其他几家相差的绝不仅仅是直营改造落后的问题 。
实际上 , 物流企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革 。 如今物流企业拼的不只是运营效率和基础设施 , 还要拼技术 。 对于又缺钱还缺技术的申通而言 , 与有钱又有技术的阿里合作无疑成了最佳选择 。 而事实上 , "通达系"与阿里展开合作早已经成了行业惯例 。
颓势依旧
2015年6月 , 阿里携旗下云锋基金 , 投资圆通 , 持有其11%的股份 。 2016年10月 , 圆通上市 , 这个比例进一步上升到了17% , 阿里已经成为圆通第二大股东 。
2018年5月 , 阿里系向中通投资13.8亿美金 , 持有其10%的股份 , 成为中通第三大股东 。 此外 , 阿里还先后参与百世六轮融资 , 持有其接近28%的股份 , 成为百世第一大股东 。 在巨额资本扶持之下 , 各家纷纷大举扩张 , 均跑到了申通的前面 , 而申通在上市后面临的挑战显然并没有减少 。
申通上市之后 , 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也纷纷上市 , 各家都拓宽了自己的募资渠道 。 这样一来 , 申通与已经深度绑定阿里的其他"通达系"公司相比 , 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 而快递业的变革在加速 , "单飞"的申通 , 显然已不足以应对当下的挑战 。
这时候 , 抛弃单打独斗的策略 , 选择与阿里结盟 , 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 2019年3月 , 阿里斥资46.5亿拿下申通14.6%的股份 , 成为申通第二大股东 。 至此 , 申通与阿里结盟完成 。
结盟之后 , 申通新任总裁陈向阳在2019年5月 , 定下"日单量5000万 , 行业排名前三"的目标 , 至2019年6月 , 申通完成了5.97亿业务量 , 实现了同比增长47.5% , 增速领先同行 , 成效显著 。
不过 , 2019年申通的行业排名依旧为行业垫底 , 依旧排在亏损连连的百世汇通之后 。 很明显 , 尽管与阿里联姻 , 帮助申通扭转了增长乏力的问题 , 但是长期以来的落后局面 , 并不能够在短期之内得到改变 。
申通反倒因为"一步慢步步慢" , 在与其他几家阿里系的企业竞争中 , 依旧处于劣势地位 。
写到最后
于申通而言 , 行业前三的目标虽说比较务实 , 但要真正实现起来恐怕也不容易 。 毕竟在业务量上韵达、圆通、百世等均遥遥领先于申通 , 在盈利能力上中通盈利能力表现出众 , 在阿里技术加持之下 , "通达系"同台竞技 , 申通要想胜出 , 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随着顺丰、京东等强势对手纷纷切入电商件 , 国内物流领域 , 免不了又会掀起一番新的"血雨腥风" 。 鉴于其他各家快递公司的实力 , 在外部冲击之下 , 或许最容易受伤的更可能是申通 。 由此可见 , 申通想要重回前三 , 依旧道阻且长 。